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近日,荆门高新区埃斯顿(湖北)工业机器人成套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在不久前埃斯顿还公布了2021年年度财报和2022年一季度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持续上升的业绩以及这份看似务虚却干货颇多的报告,展现出了埃斯顿参与全球机器人竞争的能力与决心。

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呈现由日本和欧洲少数龙头企业垄断控制的局面,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埃斯顿的成长路径逐步清晰,围绕“通用+细分”的战略已经具备一定国际化能力,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涨价依然受认可,经营情况解析

和日本早期发那科以及安川的发展路径类似,市场经营情况是决定一家企业走多远的根本。在2021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升级的氛围拉动下,埃斯顿2021年主营收入30.2亿元,同比上升20.33%;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4.75%;扣非净利润6720.19万元,同比上升9.71%。这对比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整体市场销量达25.6万台,同比增长49.5%,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市占率达32.8%,同比增长4.2%的数据,埃斯顿的成绩可以说非常亮眼。

而在一季度,埃斯顿营业收入8.05亿,同比增长26.59%,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增长依然明显,同比提升34.70%,需求端增量远超我国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的10.2%供给端增长率,也高于2021年中国通用工业自动化17%的市场增速。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竞争中,埃斯顿也采取了涨价等方式,将部分成本压力向下游进行了传导,即便如此,埃斯顿毛利率依然同比增加0.15%,保持了32.54%的较高值,证明了其产品实力已经受到企业认可,强大的竞争能力为埃斯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当然,如果说2021年年报代表着企业的过去,那么在工业机器人整体增速出现下滑的2022年第一季度,其业绩更能够表现一家企业的当下和未来。在2022年第一季度,埃斯顿营收8.05 亿元,同比增长26.59%,净利润同比增长83.70%,依然保持了合理增速。

虽然说第一季度利润有部分得益于第三四季度订单交付验收的持续性增长,但埃斯顿表示,在2022年一季度,其扎根的市场增长依然强劲,国内市场销售同比增长41.74%,订单同比增长超过50%。

展开全文

这也与埃斯顿采取的“通用+细分”战略有关,在2021年,受益于整个生产制造行业对自动化升级的大幅增长,埃斯顿通过通用型产品,维持住体量巨大且稳定的3C、食品饮料、木工家具、建筑、陶瓷、PCB 等行业头部客户,同时抓住了锂电、焊接等较高潜力领域。当前即便在全球,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汽车电子等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也是机器人渗透的早期,行业空间大并且趋势明确,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长期前景值得看好。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当下,埃斯顿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通过扎根并持续经营国内市场,埃斯顿实现了从技术、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多维度自我升级,不仅拥有了高度自动化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经可以满足智能制造系统全产业链的制造需求。

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趋势,埃斯顿同时通过投资和收购,在焊接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方面开始具有国际领先的竞争地位。借助收购带来的人才资源,在营销渠道建设、品牌影响力和客户接受程度上,埃斯顿已经开始外向拓展,并借助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构建着综合优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与提升。

▍业务集中度高,市占率门不断扩大

国产机器人领军企业地位稳固,这无疑为埃斯顿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开消息显示,2021年埃斯顿机器人本体出货量如期超过1万台,其中六关节比例为80%,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104%。根据 MIR(睿工业)统计,埃斯顿已经成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在2021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排名中位列全球机器人品牌整体排名第7位,部分产品的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

在今年2月份,埃斯顿将本体出货量目标由原先1.5万台提高至1.6-1.8万台左右,那么接下来难免开始与四大家在全球抢夺市场份额。因为在中国乃至全球人口红利减弱以及政策的加码下,自动化和机器换人成为未来市场变化的必然趋势,如今以ABB、安川等为代表的外资巨头正在全力布局中国市场,未来几年市场或将步入“短兵相接”时代。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对国内市场而言,竞争加剧的前提是市场趋于饱和,但这一市场的容量上限还远未达到。根据IFR 数据,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2020年达246万台/人,与2015年的49台/万人相比,虽然增幅达到5倍以上,但对比韩国的932台/万人仍有很大差距。若以韩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成熟阶段,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还有3倍空间,有望达到百万台销量水平,这一市场需求将促使机器人产品增量不断提升。在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25.63万台,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45.7亿元,IFR预计2022年将突破500亿元。

可以预见,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劳动人口减少将是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市场的扩展速度从来不容小觑,2021年,除了中国通用工业自动化市场增速达17%;自动化产品线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增速高于15%,其中高端装备、产业升级、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产品线等细分领域增速大于30%。

2021年的很多数据是五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例如2019-2020两年的自动化复合增长率仅为8.1%,可见疫情影响下的自动化转型需求已全面显现。而作为行业龙头的埃斯顿则有望获取更大的蛋糕,为此,长江证券倪蕤研究员团队曾预测,2022年度埃斯顿归属净利润盈利有望达到3.51亿。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从埃斯顿年报看,机器人本体和智能制造业务依然占大头,约贡献总营业收入的66.97%,在2021年同比整体增长20.42%,另一大主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同比增长10.37%,埃斯顿对这一增长保持了较强信心,预计机器人出货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为此在产能方面,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还在加紧建设中,计划2022年底完成基建,2023年开始产能爬坡,最终实现5万台产能。

▍自主打开更大市场可能

伴随锂电、光伏等增量市场需求逐步打开,得益于对Cloos收购整合步入尾声,焊接机器人已经成为埃斯顿机器人业务中最强的细分业务,该部分业务在中国市场实现153%的高速增长。借助产品技术,埃斯顿不仅能够很好切入传统日本和欧美品牌占据的高端焊接市场,获得了Bieber Industrie等国外顶级客户,还能融合国产在产品成本优势以及Cloos市场渠道优势,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自动化焊接解决方案,实现中国方案在国外锂电、重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类似市场领域的广泛复制。

就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新能源等部分产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持续放量可以期待。埃斯顿在中国头部客户的成功,为其机器人产品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起到了能力证明和性能标杆的作用。有券商预测,内资品牌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将有望在2025年实现市场份额占比50%的目标。而凭借强大的竞争优势,埃斯顿则有望在2025年进入国际头部方阵。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由于埃斯顿多年来坚持以“ 2025 双一”战略为目标,坚持采用“All Made By Estun”的全产业链竞争,近年来进一步强化了核心技术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业务发展模式。在该券商的研报中指出,在原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四大家外资机器人品牌一直都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上游生产,同时凭借成本优势占据工业机器人中游本体市场份额。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开源证券就指出,2020 年,减速器市场几乎被纳博特斯克(占 60%)、哈默纳科(占 15%)和住友(占 15%)所垄断;伺服电机市场上,松下(占 14%)、三菱(占 12%)、安川(占 12%)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控制器市场份额主要被发那科(占 16%)、库卡(占 14%)、ABB(占 12%)所占据。但如今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上已逐渐突破上游核心零部件及中游本体的技术壁垒,协同效应优势逐步显现。

就埃斯顿而言,通过积累底层技术和外延并购优质资产,叠加海内外协同研发制造,在硬件上埃斯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掌握数控、伺服系统、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的公司之一,实现了包括RV减速机在内80%的零部件自主可控,具备满足通用化和定制化需求的本体自主设计能力,并能够开发、优化软件算法提升机器人本体质量,随着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有望助推埃斯顿提升机器人细分市场占有率。

在软件与解决方案上,2021年,埃斯顿也开始进入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领域,借助拥有自动化设备数据入口优势的基础,通过埃斯顿统一的云平台及统一的 OPCUA 通讯协议,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远程接入平台,以及各种数字化增值服务,包括设备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运行状况监控,过程质量监控,生产效率提升,物料消耗控制等数字化管理服务,这种数字化体系将提升附加值可能性。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通过依靠本土品牌优势,以低于外资企业的价格抢占原有存量市场,同时在市场洗牌期获得传统外资企业的出清份额,把握住新的产业发展机会,有券商按照5年复合增速约21%、埃斯顿市占率达8%,机器人单价7万元/台测算,其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额约21 亿元,假设软件与集成占比机器人收入的 20%,则埃斯顿工业机器人板块收入2025 年有望达到26亿元。

▍全球竞争危机共存

当前,埃斯顿已经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建立了全球化服务网络。虽然全球市场面保持向好,但在全球供应链下,国产机器人企业无疑同样面临宏观形势及行业发展风险造成的更上游原材料涨价及供应链波动风险,而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建设与走向国际化的企业,埃斯顿也不可避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

就经营业绩上来看,受到上海疫情防控对芯片行业以及外贸运输造成的风险,埃斯顿一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72个百分点,只是较2021年第四季度环比有所上升,核心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形势依旧严峻,另外自去年二季度开始海外高毛利产品销售收入降低,部分元器件国外采购的物流不畅,对埃斯顿的产品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埃斯顿通过提价以及加大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等手段,来抵消外部因素对毛利率的影响,但全球疫情下的涨价依旧在持续。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埃斯顿一直在重点打造“国际化技术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三位一体能力,建立研发国际化、生产本地化、服务低成本及技术领先的战略方针,这种较为庞大的跨国体系,需要埃斯顿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加强对流程制度的实施落地力度,也对于财务系统、研发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就市场容量来看,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主要还是在汽车、3C 电子、新能源行业以及通用工业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虽然国产品牌也在加速突破,攻克核心部件、智能装置等关键技术,国产机器人替代进程显著加快,但技术与专利的积累并非一时之功,这使得埃斯顿想要维持住这种主营业务的增长持续性,除了不断开拓新兴行业市场,必然也需要在专利等市场中与老牌厂商展开竞争。

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在专利数上,埃斯顿与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21 年,埃斯顿共有软件著作232件;授权专利512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相对截至2021年8月发那科申请总量16048件、PCT总量1934件,安川申请总量13816件、PCT总量1023件的数据,后发企业还需要时间积累超越。

原创             布局中部,埃斯顿业绩稳定增长,大客户战略持续,上半年订单或将超预期

当前埃斯顿在继续加强生态链建设,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整合社会各种产业资源、合作伙伴资源,广泛建立相关产业战略联盟,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与市场共同成长,通过更好地赋能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合作伙伴的生态链,建成全方位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埃斯顿的业务有望长期稳定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