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大家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吃货”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每年消费的肉类近年来高居世界第一,2021年达到了近9000万吨。而在各种肉类中,猪肉最深得国民的喜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4亿人每年大约得吃掉5000万吨,差不多折合7亿头猪,占据全球消费量的46%,因此,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猪肉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市场。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而仅靠我国国内的饲养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庞大的市场,需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比如2021年就进口了近400万吨,主要进口国家为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

就在我国猪肉需求量居高不下,消费压力巨大的同时,在非洲却有一种猪近年来数量急剧增加,已经达到泛滥的地步,这种情况让很多网友看到了“商机”。

红河猪也叫红河野猪,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属于猪科非洲野猪属,与假面野猪共同构成非洲野猪属。它的体型要比野猪和家猪都要小,平均身长只有100-150厘米,体重在50-130公斤之间。和家猪相比,红河野猪的脸部较长,嘴部较突出,四肢较短,雄性个体长有獠牙,这点特征与我们在网上常见的野猪较为相似。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红河猪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一直到南非北端、马达加斯加都有分布。它们的适应能力较强,不但在雨林区域有大量的存在,而且草原、河谷、沼泽等地带也可见它们的踪迹。

展开全文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和普通野猪一样,红河猪也习惯用它们强壮的嘴部来拱泥土、用獠牙和前肢来刨地,以便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丰富,属于杂食性动物,最喜欢吃植物的根、根茎、野草、野果以及昆虫、老鼠、鸟及鸟蛋、蜥蜴等。有时在食物比较短缺时,还会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来到人们的居住地附近,到农田里去刨食山药、木薯等当地的粮食作物。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近年来,红河猪的数量呈现爆发之势,比如在非洲一些森林和稀树草原的过渡地带,每平方公里的数量就能达到20只左右。每年因红河猪的侵扰,所造成当地的农民经济损失越来越高,这让当地政府很是头疼,虽然实施了一些鼓励和奖励当地民众捕杀的措施,但效果很不理想,红河猪的数量仍然只增不减。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之所以红河猪的数量近几年一下子爆发起来,除了它们自身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较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敌数量的减少。在非洲大陆,红河猪最主要的天敌是非洲狮和猎豹,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当地群众活动范围的增大,特别是人为地捕杀等活动,这些天敌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数量也持续减少,在很多地区几乎已经绝迹,因此为红河猪的泛滥提供了“无忧”的条件。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红河猪数量急剧增加之后,不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压力,与当地民众的冲突也日益加剧。红河猪为了生存,不得不扩大自己的领地和活动范围,而且它们还是群居动物,出动时经常几十上百只一起出来,如果来到农田,那么对农作物的损害基本上是全覆盖的,有时还会攻击家禽和家畜;如果来到村庄或者城镇内,对人们的安全也会带来严重威胁。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有网友提议,既然我国的居民对猪肉这么钟爱,每年还有那么多的缺口,能不能采取什么方式,把红河猪引入到我国,既能缓解非洲的压力,还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估计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

咱们先不说,怎么把几百万只的红河猪悉数打包运到我国,也不说怎么去捕捉这么多的野猪。就是以下的这几点,我们都难以破解。比如,一是人工饲养的难度很大,红河猪虽然个头小,但是性情非常刚烈和暴躁,根本不可能像家猪那样任由人类来“摆布”,而且它们吃的东西还比较“挑剔”,基本上都是原生态的,因此饲养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二是如果流落到自然环境下,它们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如果管理方式不大,有部分红河猪跑到大自然中,那么妥妥地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加上它们强大的繁殖力、巨大的破坏力,无论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还是对我国的农林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可估测的严重影响。

原创             非洲大陆红河猪泛滥成灾,当地苦无对策,引入我国吃肉如何?

三是红河猪的肉并不好吃。由于红河猪的肌肉特别发达,脂肪含量较低,肉质相对于家猪来说,要硬上不少,吃起来肯定非常柴,也非常难嚼,根本不适合国人吃猪肉的习惯,也不可能代替家猪的地位。

所以,想把红河猪引入国内试图“一箭双雕”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了。红河猪的泛滥,还得需要非洲有关国家自己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