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型审计 保障经济体系韧性的理论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不断增强经济体系韧性是关键,也是化解短期危机、支撑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审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机关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充分发挥风险揭示等功能,切实保障经济体系韧性。本文从平衡 性、对冲性、增长性等方面总结经济体系韧性应具备的特征,从理论上阐明研究型审计保障经济体系韧性的机制,为审计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开展研究型审计 保障经济体系韧性的理论思考

经济体系韧性应具备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般来说,经济体系韧性包含脆弱性、抵抗性、稳健性和恢复性四个维度,其实质是经济体系在风险冲击下具有稳定经济基本盘、主动适应新形势化危为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运用系统观念去认识经济体系韧性,其应具备的特征如下。

第一,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社会再生产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环节衔接有序,使得社会有机体具有抗风险冲击、快速修复和调节应变能力。在生产环节,基于分工协作的价值链生态系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品供给体系韧性不断加强;在交换环节,政府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现代流通体系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分配环节,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兼顾公平与效率;在消费环节,需求引导产品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畅通。

第三,经济内生动力充足。经济内生动力来源于各类资本的投资意愿以及对新知识的应用。在投资过程中,企业家不断发现能够获得利润机会的知识,并通过竞争过程实现知识扩散和技术普遍进步,从而构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经济内生增长的微观基础。为了促进企业家投资并持续开展创新,政府需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生产性企业家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稳定的预期,并抑制权力寻租。同时,金融部门应积极发挥信贷引导、风险分担、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为各类资本在生产领域的投资提供重要支持。

开展研究型审计 为社会再生产创造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以价值在流通中顺利实现为前提。从共时性来看,不同部门的社会平均技术水平组成社会的技术结构,而对于不同部门产品的社会需要组成社会的需求结构,社会的技术结构和需求结构共同决定应当在不同部门间分配多少社会劳动。如果社会劳动不能实现按比例分配,个别资本的价值就不能全部实现,部门间就会出现供需不平衡乃至资源浪费,最终导致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历时性看,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还取决于资本所有者的扩大再生产决策,前期的资本积累是决定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

展开全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通过创造资本积累的共同条件、国有资本投资通过为社会直接生产物质财富,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基础设施是不同类别资本投资的共同物质条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加大公共支出,关注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为整个社会再生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所需投入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国有资本通过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创造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从而激活社会总资本运行。

审计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构筑必要条件。一方面,通过建议优化政府支出结构,防止重大比例关系失衡,从而保障重大政策效果。研究型审计“跳出审计看经济”,以研究视角吃透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与宏观 政 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累社会再生产层面的数据,形成决策参考报告,为政策调整优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防止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失衡。研究型审计通过监督政府财政预算的合法合规性,以审计结果公告形式披露相关信息,缓解政府内外天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地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国家审计推动政府转变“重收入、轻支出”的传统财政思想,促进公共支出优化,从而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督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改善投资结构,防止资本脱实向虚,从而抑制系统性风险。国家审计通过常态化“经济体检”,从外部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建议角度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在审计实施阶段,运用研究型思维,防控国有企业投资风险,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审计整改环节,区分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健全针对普遍性问题的应对机制,梳理投资及应对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及风险,保障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及效果。

开展研究型审计 为化解风险冲击提供知识基础

开展研究型审计,深入揭示微观层面机会主义行为引发产业安全乃至宏观经济安全的内在机制与路径,有助于从源头加强制度建设并切断风险传染。从传统的财务信息延伸至过程挖掘,对被审计单位决策、合规与风险管理等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深入揭示引发经济安全的根源性问题,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面对行业性产能过剩叠加金融系统信贷资金空转的问题,在企业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合研究型思维,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开展研究型审计 为培育内生动力提供机制保障

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应对风险冲击的基础性保障,能使经济体在外部冲击下维持较好的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拥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集约使用等。基于新发展理念,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需要关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科技化、绿色化和包容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形成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企业家精神,引导资本投资和产业创新,同时也要提升政府治理 水平,更 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制度层面,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家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基础,保障契约执行,增加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度,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大。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改善能激发企业家精神,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机制层面,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效果具有双重性,因此需要引导地方政府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兼顾效率、公平和风险防范。在技术层面,智能化可以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使经济增长路径发生跃迁,政府可以通过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提高要素市场流动性,为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支撑。

开展研究型审计,发挥好国家审计的监督性功能,通过抑制权力寻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可以为各类资本的投资和创新活动提供机制保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企合谋的寻租活动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存在负面示范效应。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全球高端要素,推动贸易和投资一体化,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显著调节寻租对企业不同创新活动的影响,有利于无寻租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改善企业绩效,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增强经济体系韧性。

开展研究型审计,发挥好国家审计的建设服务职能,通过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地方官员担当有为,为地方政府创新活动提供机制保障。基于组织控制论,在既定规则下,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特定治理环境,地方政府可能会做出政策规则之外的行动,这种偏差能否转化为政策创新,取决于其是否为一种能够促进公共利益的普遍性行为。如果偏差仅仅是谋求私利的行为,就违反了既定规则,需要受到控制。如果偏差经由审计容错反馈,并被确认为政策创新,就可以在整体层面形成政策的有效供给。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不断完善审计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与诸多内部风险冲击的复杂背景下,不断增强经济体系韧性,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机关是保障经济体系韧性的重要宏观管理部门,审计在宏观调控中也发挥着作为“工具箱”的作用。

开展研究型审计,树立并运用系统观念,注重价值理性和辩证分析,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信息保障、权力制约、建设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社会再生产构筑必要条件、为防范化解风险冲击提供知识基础,为培育内生动力提供机制保障,提升社会总资本投资规模与效率,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改善营商环境,释放企业家精神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活力,从而促进经济体系韧性不断增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经济体系韧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进一步发挥好研究型审计的功能,需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的贯通协同,引导地方政府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切实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第二,在业务层面,推进审计全覆盖,做深做实新型审计业务。2022年实施的新修订审计法丰富了审计全覆盖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型审计应结合新增的国有资源审计和国有资产审计,科学评估政 府财政 支出与国有企业投资的比例结构、经济效果等,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在技术层面,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将研究型审计思维与信息技术“智慧”结合,提升大 数据审计平台的综合算力,深入挖掘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全过程数据,提高审计监督的质效。同时,在大数据审计中,积累经济体系运行的“全局知识”,揭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为及时化解风险冲击提供政策思路和建议。(作者庄尚文、王庚单位系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张卞吉单位系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来源:《审计观察》杂志2022年第10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