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成为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高频词

当前,信用体系建设在国际贸易投资合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9月3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会上,“数据”成为高频词,多位嘉宾都谈到数据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探讨如何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时,“数据”成为众多嘉宾提到的“高频词”。

标普全球中国区主席黄直谈到,信用机制市场参与需要关注安全问题,对于信用信息的数据安全,标普全球正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隐私和数据保密性进行提升, 数据的安全性对于信用服务机构在市场上诚信和商誉至关重要,区块链解决方案能够确保数据得到适当保护,同时也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了信心。

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物联网数字乡村振兴研修院执行院长袁帅看来, 信用的基础是信息或者数据,数字化浪潮下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数字时代的信用体系带来巨大改变,基于数字化信用机制将与各种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并渗透到各种业务规则标准流程,形成管理闭环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李威则提到了数据对银行信用评价体系的作用。李威表示,信用信息共享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所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有效发挥政府整合资源的凝聚优势, 全面整合经济、社会数据资源,构建全景化数据网络,使得数据价值得到充分释放,有助于银行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动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路上,“数据”将继续大展身手,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信用风险等方面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