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召开2022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7月21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召开2022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三季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2022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认真贯彻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货币信贷运行主要指标总体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于全省主要经济指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为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6月末我省各项贷款增速全国第五。2022年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324.40亿元,同比增长14.53%,较去年同期提升0.6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9个百分点,列全国第5,中部六省第1。上半年我省各项贷款增加6173.40亿元,同比多增1530.82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3352.47亿元,同比增长12.24%,较去年同期提升2.4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列全国第8,中部六省第2。上半年我省各项存款增加7080.57亿元,同比多增1622.46亿元。

精准发力引导金融活水流向重点领域。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金融赋能先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6月末,我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732.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5%,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上半年新增608.75亿元。二是聚焦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和薄弱环节,早出快出务实管用政策举措,通过系列特色活动力推政策传落实。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85.78亿元,同比增长22.5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个百分点;支持普惠小微贷款户213.5万户,上半年增加24.82万户。三是创新乡村振兴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农业农村产业发展,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0817.99亿元,同比增长18.4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四是全力配合稳定宏观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项目贷款支持力度。6月末,基建行业贷款余额10824.57亿元,同比增长14.97%;上半年增加1034.09亿元,同比多增483.35亿元。

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增强金融机构提高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意识,通过传统政策工具“增量扩面”确保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6月末,我省各类再贷款再贴现余额1093.1亿元、累计发放810.6亿元;做好两项直达工具到期的接续转换,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作用,上半年为93家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5.86亿元,保持在两项直达工具退出后支持力度不减;主动开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质增效行动”,围绕四项新结构型工具引导的行业特点,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跨前一步、密切联动,在政策宣讲、白名单推动、三方评估机构认定等方面,帮助经办银行打通工具运用的难点堵点。

不断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升实体经济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发挥好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在LPR调整的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6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3%,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全省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66%,较去年同期下降34个基点,处于近两年来的较低水平。

推进新一轮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去年“金改22条”基础上,今年我行推出第二阶段金改措施24条,增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3个专班,更好地保障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支持合肥、蚌埠、黄山等市申建科创、绿色、乡村振兴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金融改革试验区在我省尽快落地;牵头7部门共同制定《安徽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动方案》,实施“金融承载力提升、科技赋能”等八大工程,目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万以下的有效信贷需求已基本实现“应贷尽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机制,针对科创贷款风险高、可持续性较差的短板,我行会同省科技厅印发《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科技企业贷款本金损失予以最高35%的风险补偿,极大缓解了银行后顾之忧。

在会后的媒体提问环节,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相关发言人在金融消费纠纷、跨境人民币惠企便民行动、适老化支付服务、我省目前居民储蓄情况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