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绍兴的桥


走过绍兴的桥

作者/余炜,1958年出生于上海,浙江余姚人,上海作协会员。

走过绍兴的桥

绍兴水乡多桥,绍兴的故事也多与桥有关。

前段时间到绍兴游玩,被各式各样的桥以及与桥有关的故事吸引了。

那天上午9点,我们到绍兴博物馆参观,在馆内看到了一座桥的模型,很奇特,低头细看,叫“八字桥”。遂来了兴趣,决定去原地看看。

八字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建在3条河道的交汇处,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引桥由石板铺设,中间加了两道平滑的斜坡。桥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以前,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立交桥”。

如今,八字桥更像是遗落在寻常巷陌中的南宋的歌谣,常常被忘记。然一旦唱起,依然意味无穷。

时近初冬的中午,水乡暖暖的阳光照着桥面与沿河的石板路,照着河边黛瓦白墙的民居。没有行人。桥边的亭子里,有几个老人正在下棋。一会儿,走来一群人,围着一对青年男女拍照。那男的穿一套黑色西装,那女的身披婚纱,他们站在桥的台阶上,靠着石护栏微笑着留影,台阶已有点坑坑洼洼,石护栏也有几处断裂、破损。他们充满朝气的身影与八字桥形成了强烈反差。

古老的沉寂被青春唤醒。歌谣有了新的意味。

走过绍兴的桥

展开全文

距八字桥不远,是有故事的题扇桥。

东晋时的一天,王羲之从这座桥上经过,遇见一个老婆婆在卖扇子,尽管价格很低,却仍然没人买。王羲之动了恻隐之心,提笔在她的扇子题了字,老婆婆不高兴了,王羲之笑着对她说,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格。老婆婆将信将疑,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果然扇子很快被卖光。

题扇桥已有1700年历史,此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重建,桥体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18.5米。桥头竖着一块石碑“晋王右军题扇桥”,桥边还有王羲之给老婆婆题扇的雕塑,站在桥上眺望,河水碧绿,河上有乌篷船缓缓的摇过,临水两边的白墙黑瓦的民居里有一簇簇鲜花绽放和一片片绿叶涌出。远方,蓝天白云下,是一座不动声色、看尽人间沧桑变幻的塔。桥的台阶有的已损坏,台阶边摆放着几只晒着萝卜片的圆竹扁。

路边,正对着桥头的是一家小店。店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闲着没事,看我们拍照,就建议我们把手机竖着靠在他柜台的玻璃瓶上,将镜头对着桥,然后让我们全从桥的另一头走过来,拍视频。我们立刻照办了,去桥的那一头,再一路走回来,装的像真的一样。我们的建新还把这视频发到了朋友圈,并且配上了音乐。老板像个导演,很为自己的创意而高兴。我们也高兴,反正是玩吧。

但王羲之不玩了,因为第二天那老婆婆又拿着扇子来了。王羲之笑而不答,把笔扔了,然后人就躲了起来。

俗话说好事做到底。但有些好事是不能做到底的,因为其结果闭着眼也能猜到:到底了反而不好。

王羲之扔笔的地方现在叫“笔飞弄”,藏身的地方叫“躲婆弄”,就在这桥的附近。特意去看了,都是古老的、有些破旧的小弄小街,住着普通的老百姓。

很有可能,扔笔、躲藏之类的事是后人杜撰的,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因为王羲之家也在这桥的附近,很好找的。况且王家又是闻名的大户人家,老婆婆又是做生意的,怎么会找不到呢?

王羲之故居又叫“戒珠讲寺”。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个僧人朋友来访,朋友走后,王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颗明珠不见了,就怀疑是老僧所窃,老僧得知自己的友情被怀疑后,也不作解释,只是闷闷不乐,最后含愤死去,事后发现,明珠原来是被王羲之家里的白鹅所误吞。王追悔莫及,舍宅为寺以纪念老僧,并且亲题“戒珠讲寺”匾额,以示戒绝玩珠之心。

此刻,寺头的山门坐着一位头戴纶巾,身穿朝服、脸色白净、留着三绺长须的官员,这就是晋右军将军、会稽內史、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两边站立着两位持童,一位捧着一叠书,另一位抱着一只鹅。

我们又到临近的斜桥弄参观了王羲之陈列馆——斜桥,弄以桥为名。

走过绍兴的桥

鲁迅是绍兴的骄傲。

现代的绍兴围绕着鲁迅做足了文章。看看鲁迅故居景点,看看借着鲁迅小说营造出来的鲁镇,你真的会有不知自己处于何年之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不会相信自己是处于鲁迅的那个年代:太铺张了!

其实,鲁迅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故乡有他难以忘怀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神话传说、庙会,有他深爱的长妈妈。但故乡也有曾带给他心灵创伤的人和事。他的小说《故乡》借着主人公“我”这样写:“老屋离我越来越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鲁迅故居及三味书屋的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河上有石板桥。“三味书屋门前的叫”‘三味书屋桥’,石桥南北跨向,是单孔平板桥。桥面有五块石板铺成,桥面长5.15米……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陈树尧《鲁迅故里的三座桥》)

桥,是水乡道路的一部分,融入了水乡的寻常日子;桥,也因为它的形状,很容易成为记忆的一个标志。

三味书屋石板桥,让鲁迅走近了先生,走进了记忆中的童年。这桥,至今还在。

还有一座桥,“人们叫它三板桥,三板桥桥面有三块石板铺成,长4.20米……桥上没有栏杆……三板桥并不起眼,简单朴实,没有什么装饰,是最普通的绍兴水乡小石桥。三板桥的北岸东边有家鲁迅先生作品中写到的‘恒济当铺’……是鲁迅13岁那年,由于家庭迭遭变故,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被迫经常出入的当铺,想必鲁迅童年时一定走过此桥。”(陈树尧《鲁迅故里的三座桥》)

“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辱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呐喊>自序》

故乡对于鲁迅的伤害难以抹去。

走过绍兴的桥

这次到绍兴,还想去看看张岱故居,因为刚读完他的《夜航船》,此外还曾读过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从越王殿下山,沿着山脚下弯弯的公路行走,一会儿就来到了五星级的绍兴饭店,又是过桥,走进饭店的大门,里面一幢幢楼房古朴典雅。楼房前曲径回廊、小桥流水、花木扶疏。

一眼就看到了“快园阁”餐厅,张岱当年的居住地就称“快园”,这绍兴饭店就是“快园”遗址。正是中午。走进餐厅,服务员站在门边迎接我们,礼貌地要求我们出示健康码。我们没再进入,站在原地四面打量餐厅的内部,为了与张岱的目光相接。

出“快园”餐厅,在饭店内散步,感觉每一步都踏着张岱的足迹。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张岱《自为墓志铭》)

从极度奢华,到极度贫困,历经人生曲折,然而一身傲骨,始终如一。他拒不仕清,僦居快园24年,生活十分清贫。“园亭非昔,尚有山川。山川何有?苍苍渊渊。烟云灭没,躞蹀蜿蜒。呼之或出,谓有龙焉。”(张岱《快园十章 其二》)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看尽繁华,又饮尽悲凉。对文学、艺术、曲艺、建筑、历史、哲学还有美食等等,无所不通,才华横溢,笔墨挥洒之间,尽显才子风流。

前段时间,从书店买回来一本《夜航船》,打开一看,竟然没有一句古汉语,全是现代汉语译文。怀着遗憾和好奇翻看译者写的序,一读之下,禁不住被深深吸引,并时时掩卷长叹。然后,我开始读他翻译的《夜航船》。

我想:一个人需有怎样的知识、趣味、才华,才能写出这样的百科全书啊!而一个人需怀着怎样的欣赏、崇拜与内心的契合才会去翻译这样的书并写出这样好的序文啊!

走出绍兴饭店,站立在张岱无数次走过的桥上,看桥下的流水。世事如梦。这水,流进了晚明的梦里。

对我来说,绍兴最令人心动的桥在古纤道上。

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它以石板铺设,有的地方道中有台阶,拱起一座小桥,有的地方又与横跨运河的石梁桥或石拱桥连接,构成丁字状。古纤道贯穿于运河之中,贯穿了从唐元和十年(815年)到今天的历史,也贯穿了属于我最宝贵的一段人生经历。

第一次游古纤道是在20多年前。那年,父亲率领全家共11口人,开着车回老家余姚探亲。父亲自出生后即被祖父母带到上海,此后很少回老家。这次突然想回去了,而且要带上所有的儿孙辈。

车过绍兴,我们看到了河中有条古纤道,立刻下车游玩。虽是冬季,但阳光灿烂,天气并不寒冷,蓝天之上有淡淡的白云。古纤道上只有我们一家人。我们迎着透明的风,行走在石板路上,纤道的两边是运河,运河的两边是田野,田野上有几间白色的农舍和几棵落尽叶子的树。

走走停停看看。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大喊大叫。我站在纤道的小桥上眺望,感觉幸福如这纤道,没有尽头。

然而,此后没几年,看上去身体还可以的父亲突然去世了。难道他的故乡行是为了了却最后的心愿?难道他有预感?

今天,我在柯桥景区内看到了古纤道,于是就想寻找父亲当年带领我们走过的那条古纤道,一路上问了好几位老人,终于找到了。

我与朋友一起走上了古纤道。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纤道由一块块石板横铺着展开去,有的地方是一块半或两块石板相接,因此通道也有窄有宽。它长长的向着远方伸展,我知道,远方是有尽头的。原来运河两边是广阔的田野,如今一边是高楼,另一边是高速公路。纤道上还种了柳树。

柯桥景区内的古纤道,很像记忆中当年的那条古纤道,而眼前当年的古纤道却变得那么陌生。

我独自往前走了很久,走过了与纤道相连的太平桥,走过了曾经那段永生难忘的岁月,又一次,我站立在纤道的小桥上。

寂寞无边。

父亲领我们走过的古纤道,永远在心里延伸。

走过绍兴的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