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10年增长2.16倍!云南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

记者从6月10日举行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宣传文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产业取得突出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介绍,十年来,云南立足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突出民族文化鲜明特色,推动云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上档、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8.97亿元,增加到2020的644.86亿元,体量增长2.16倍。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云南文博会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之一。目前,云南共有影院387家、屏幕1576块,票房从2012年的2.43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7.14亿元;共有出版单位173家、报刊187种。2017年以来,分三批次22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4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一季度,全省661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1.9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

此外,十年来,云南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配套政策等方式,培育了一批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成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有效提升了全省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有力带动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翟玉龙介绍,截至目前,云南有国家文化产业园区1个,国家广告产业园1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1个,国家版权园区2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个,在培育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年来,云南累计评选认定省级文化产业园区3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8个。其中,年收入过亿元的园区有19个,已成为聚集生产要素、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为云南省会城市昆明,核心区域园区聚集效应明显。目前昆明市共建成27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入驻企业3000余家。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民族文化创意孵化基地、旅游文化传播窗口、南亚潮流聚集地、云南微小品牌孵化推广平台”为定位,现已形成金鼎山为核心,“拾翠国际民艺园区”“M60创意园”“唐工坊文创园”等为分园的“一核多园”发展格局,成为全省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度最高、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云南积极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文旅融合产业园区。例如红河州建水县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坚持以文促旅,将紫陶文化资源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有效带动餐饮酒店、民宿客栈、旅游观光等行业发展,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创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紫陶文化与旅游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和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彝人古镇、告庄西双景等景区坚持以旅彰文,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翟玉龙表示,下一步,云南将结合新修订实施的《云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重新组织评选认定一批省级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健全管理考核与退出机制,加强激励与扶持,引导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园区由吸引企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向促进产业裂变的创新载体转变。(经济日报记者 曹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