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9月4日上午11时左右,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再度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别, 随着它步步逼近,我国已进入台风“轩岚诺” 影响主要时段 。尽管“轩岚诺”不登陆我国, 但它环流庞大,还会和冷空气结合,风雨波及范围广,华东甚至东北等地都将受影响。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预计“轩岚诺”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有所增强,逐渐向浙江东北部近海靠近,4日夜间到5日早晨将在浙江近海海面北上,5日上午开始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趋向朝鲜半岛南部到朝鲜海峡一带。

受“轩岚诺”影响,我国华东沿海将有强风劲雨,浙江东北部局地将有大暴雨。 此外,北方冷空气频繁华北、东北等地降雨也将增多。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轩岚诺”渐近

浙江发布海浪红色警报

4日10时,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浪红色警报、风暴潮黄色警报。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展开全文

浙江省发布的海浪警报图。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供图

根据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10时发布的风暴潮警报,受“轩岚诺”影响,预计4日中午到5日中午:舟山沿岸将出现50-100厘米的风暴增水,宁波沿岸将出现70-120厘米的风暴增水。 宁波市风暴潮预警级别为黄色;舟山市风暴潮预警级别为蓝色。

浙江近海海域中:杭州湾有2.0米到3.0米的中到大浪,夜里增大到3.0米到4.0米的大到巨浪; 浙江北部有6.0米到8.0米的狂浪,夜里增大到8.0米到10.0米的狂浪到狂涛;浙江中部、南部有8.0米到10.0米的狂浪到狂涛,台风中心经过的海面将出现12米以上狂涛。近海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橙色。

浙江近岸海域中:嘉兴有1.6米到2.5米的中到大浪, 夜里增大到2.5米到3.5米的大浪;舟山、宁波有3.5米到5.0米的大到巨浪,夜里增大到4.0米到6.0米的巨到狂浪;台州、温州有4.0米到6.0米的巨到狂浪。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未来72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多地有大到暴雨

部分海域阵风可达17级以上

受“轩岚诺”影响,我国华东沿海出现了明显风雨。9月1日以来台湾北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等地降雨明显增强,局地现暴雨或大暴雨 。山东东部以及辽宁南部也在台风水汽输送和北方高空槽东移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强降雨,威海、荣成等地局地出现大暴雨。

9月4日8时至5日8时,浙江东北部和台湾岛北部有大到暴雨, 其中,浙江东北部的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另外辽宁南部和吉林南部也将有大雨(25-40毫米)。

5日,“轩岚诺”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对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影响减弱,但因其东侧仍有水汽不断甩向陆地,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其影响,未来三天台湾以东洋面、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海、上海沿海、江苏东南部沿海将有9~12级大风,“轩岚诺”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有13~16级,阵风可达17级以上。

停工、停航、停课!

目前,浙江省已启动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海上作业的11600多艘渔船已全部归港,670多艘休闲渔船全部停业。

3日下午,上海崇明三岛客轮、洋山客轮均已停航,黄浦江游览船、轮渡将视情况采取停航、避风等措施,长江口及洋山水域共疏散船舶796艘次,其中辖区锚泊避风船332艘次。

此外,宁波、舟山、温州教育局 发布紧急通知,受超强台风“轩岚诺”影响, 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于9月5日(星期一)停课1天, 后续是否停课将视台风影响再行会商研判决定。

超强台风逼近!红色警报拉响!停工!停航!停课!

国家防总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

鉴于“轩岚诺”将严重影响我国,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9月3日20时针对浙江省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并就台风防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目前,国家防总办公室2个工作组已在浙江、江苏两省协助指导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轩岚诺”抵达日本冲绳

致3000余户居民停电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3日抵达日本冲绳县石垣市和宫古岛市。截至3日晚间,台风已造成两市3000余户居民停电。

3日,冲绳县政府向居住在石垣市和宫古岛市的约10.95万人发出避难指令。截至当晚,除那霸市一名70多岁女性被风吹倒受轻伤外,暂无其他伤亡信息。

据日本气象厅预报,3日夜间起,台风从石垣岛一路向北移动,5日开始向东偏转,预计6日抵达九州地区。 日本气象厅已向日本海沿岸城市及太平洋沿岸城市发出暴风、大浪、大雨、泥石流灾害等警报。

中国新闻社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中国天气网、央视财经、新华社、钱江晚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