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时光不旧,岁月不老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有人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我以為,讀書是到別人的世界轉一圈,解疑惑,尋共鳴;旅行是到外面的世界轉一圈,尋好奇,找靈魂。我一直覺得,旅行不應該被時間和金錢所限製,趁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雖然好熱好熱,雖然好多好多人,雖然我還會安慰自己說:“切,還不如待在家里好呢,找個地方上班也比花錢出來受罪強”,但其實內心的想法,早就環遊了世界。真的,好想好想,好想去旅行。

關於旅行,必然會讓人想到要花很多錢,不過吃住啊,機票啊,那都是高端人士享受玩樂的,並非所有人。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旅行的,由於自身的條件,所以每次都是窮遊。所謂窮遊,就是能走路就不打車,能住青旅就不進酒店,能喝白開水就不買哇哈哈,省著錢去買心里最想去的門票。也許這樣的日子在別人看來是作死,我倒是全權不在意,反正年輕嘛,不作死不痛快。也有人曾經告訴我說:窮遊,人很受罪。對於別人的溫馨提示,不管是否入耳我向來都不會以激烈的言辭回擊。畢竟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想法也總不可能是一樣的。

旅途中,有時間多做有趣的事兒,少見無所謂的人,登山,徒步,拍照,累了可停下來聽老者講解當地的民風民俗以及不曾聽過的神話和傳說……

這個暑假,是我最難忘的日子,是我離家最遠的距離,也是我最實在最開心的日子。我記得以往的每個假期雖然我幾乎都在外面,但也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上班掙錢,就連難得的幾天休假也都狠心換作了人民幣。儘管上班不是特別忙,但是有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旦上了班,時間就不再是自己的。所以,這次我沒有像以往那樣一放假就心心念念總想著掙錢,而是去了很多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從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一直在遠離家鄉的北方,期間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論語一百”夏令營活動,之後借著這次機會便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旅行。

在西安,無論吃飯聊天還是喝茶座談,秦兵馬俑,biangbiang面,皮影戲和華山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幾個話題。時過境遷,昔日的咸陽城已然成了今天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經歷了從西周到唐十三個朝政的更迭,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和英雄美人的愛情故事都已然作古,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來到秦陵博物館,我看到了與歷史書中一模一樣的雄兵,他們沉睡了千年。對與“兵馬俑”三個字,我早已聽了無數次,卻沒有一次有想要去一探究竟的衝動。眼下來到這裡,原本在車上顛簸了兩個小時早已身心疲憊的我,一旦進入大門後竟睏意全無。由於人多,我和夥伴們走散了,不過想都沒想就徑直來到了一號坑,也是最大的一個坑。真的好熱好熱,好多好多人,我與周圍的人摩肩接踵,好不容易才找到個能看清楚的地方。

真不愧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坑裡有上千個威風凜凜的士兵,每個兵勇的面目表情都不一樣,形態也不盡一樣,可謂千人千面。他們的隊形排列相對複雜,宛如一支整裝待發的御林軍。令人惋惜的是有好些兵傭都殘缺不全,我聽邊上的導遊講解說損壞兵馬俑的原因通常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傭坑坍塌,使兵傭砸得支離破碎,長期被黃土埋壓,並且被地下水侵蝕所致,其二是西楚霸王項羽入關后放火燒了秦皇陵,且尚無確切的答案。看完一號坑,接著我去了二號坑,這里的兵馬俑沒有一號坑里規模大,面積也小了,主要是一些車轍的痕跡,兵傭屈指可數,還有不少殘缺的。接著我又轉向三號坑,這里的兵傭更是少之又少,整個坑放眼望去便一覽無余。從三號坑走出我發現它們是呈“品”字形,但一些兵傭的完好讓人心生懷疑,即使是後人仿的也不會全仿得這麼逼真。

展开全文

完後,我從入口的書架上抽出一本關於請兵馬俑的書來翻看,書上說秦始皇之所以會下令製作兵馬俑,是采取了丞相李斯的建議。原本始皇帝是想死後由四千個童男童女陪葬,由於怕引起民憤,李斯建以製作一支兵傭來保護他日後的亡靈,傳說最開始的兵傭是以活人來製作的。書上還說原先的兵馬俑早已不在了,畢竟它的主要原料是黃土,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兵馬俑是後人所仿製的。據了解,當時仿做兵馬俑的人都是技藝特別高超的工匠,大約有八十多個。據說他們要在自己所做的兵傭的腳底下寫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如果檢查不合格,就按照秦律處置——殺頭。看完後我不由得心生餘悸,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雄兵不知道是多少前人簽下了生死狀才換來的。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能看到千年前行軍的兵陣,看到前人的智慧結晶以及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的出現,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塊金子名片。

俗話說,黃山歸來不看岳,五岳歸來不看山。我們的第二站是華山,一來到這我便不自覺的想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站在山腳往上看,一塊塊近乎直立的山石讓人不寒而慄,手心冒出了冷汗,心想著這一程我是否能順利到達山頂。

天氣不溫不火,八點半我們就背著背包上山了,一路上都是人山人海,當然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別人都能到,我也能行”就這樣拉著一條條的鐵索,我登上了筆直的千尺潼,爬上了雲霧繚繞的天梯,走過了一步之遙的擦耳涯,穿過了金鎖關,最後成功登上了山頂。儘管汗水濕透了衣服和發絲兒,浸透了背包帶,卻也不覺得心累,相反,看著那些背著多箱礦泉水上山的人,反而越爬越來勁兒。爬華山的過程中,我親自體會了它的雄奇險秀,爬上兩千多米的海拔,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其實人生就像登山,有人望而卻步,有人半途而廢,但總有人持之以恆登上峰巔。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

遊玩了西安最著名的地方,我的心竟像脫韁的野馬一般無法收回,想一次遊個夠,不給此行留任何遺憾。於是我們離開了“千金之城,天府之國”繼而去了首都北京。

我們最先去了頤和園,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館”。始建於乾隆帝十五年,據說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我們今天看到的,也只是後人修復的。它的規模大到我們從十二點逛到下午五點,其中具有民族風情的蘇州街讓我想到了南方的江南水鄉,小船悠悠,兩岸都是小鋪子。原來在北方還有這麼一個聽了由來已久卻不曾見到的大花園。

接著我們去了故宮,從電視上看了無數次的深宮墻院。從神武門進入之後,我瞬間覺得自己和周圍的人一起從現代穿越到了古代。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據了解,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落成。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它的建築很特別,幾乎每個宮殿的屋簷上都有相應數量的海馬。個別屋簷和門鎖早已鏽跡斑斑,儼然一派古香古色的氣息。看完了所有的三宮六院,在簡單了解後便去了恭王府。

從電視上和書上了解我只知道和珅是個貪官,但對其他的事跡卻毫不知情。據了解,恭王府是清朝恭亲王奕䜣的住宅,其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宅第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1851年恭亲王奕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不得不說,昔日它當富可敵國,在陳列室里,我看到了好多珍貴的瓷器和各個時期的錢幣,以及做工精細的如意……來到這座府邸,我竟越來越想了解過去那一段由盛到衰的歷史。

之後,我們又去了圓明園,它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據了解,园中面积340多公顷,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皇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规模宏伟,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被大多数中国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它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這是一段讓人悲痛的日子,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外有列強入侵,整個國度被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次日,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直趋圆明园,在一陣瘋狂搶劫后將圓明園燒成了一片火海,整整兩天兩夜。

我相信來到這裡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這段刻骨銘心的血淚史。在遊覽過程中,我親眼看到一位父親指著那一堆殘垣斷壁對兒子說:“這是他們欠我們的,你一定不要忘記國恥,等你長大後再報國仇家恨。”他天真的點點頭說,我記住了。看到這一幕,我覺得我們國家有救了,至少不全是崇洋媚外的人。

走在這座諾大的皇家園林,心里委實是憤恨。直到結束,我也沒有去觀看修復的圓明園全景圖,因為我想留著這個被野蠻破敗的景象,記住這一段心酸的過往。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八達嶺長城。據說,八达岭由“八大岭”、“巴达岭”、“八道岭”、“把鞑靼”这四种谐音而得名。經了解,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等,西去张家口、大同等,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达岭长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所,我猜測大多數人估計都是為著這幾個字慕名而來,我自己也是。據說迄今为止,八达岭长城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长城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這裡確實很美,站在八達嶺長城的頂峰,看四通八大的長城在周圍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條巨龍在山巔穿行。使人不禁想到曹操《望岳》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種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溢於言表。

此行,算是真的無憾了,儘管沒能趕上升國旗,但是人生中凌晨四點半騎共享自行車直驅天安門城樓又有幾次呢?雖然沒有仔細遊完每一個角落,但是每個地方我都徒步去看了,沿途也不曾錯過任何一道風景,即使日後不在重遊,我也無怨無悔,至少我曾帶著一顆年少輕狂的心走過,路過……

我去旅遊,並不是我很有錢,我只是不想讓想看的風景等得太久,不想讓那個蠢蠢欲動的心從熱漲等到無趣,我更是不想等到花甲之年的某一天才突然想通想要出去轉轉,興許到那個時候,手里的拐杖也只允許我在樓下的花園裡走走。風景確實會一直都在,可那顆年少的心終究有消失的一天。

所以,再窮也要去旅行。有些歲月回不去,有些路過了也就是過了。我相信22歲時眼睛看到的東西肯定和40歲時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不要不敢出發,逛不起高樓咱就走小巷,坐不起飛機頭等咱就坐火車硬座。我不是因為有錢,而是不想讓自己老了後悔,後悔在年輕時錯過了想去的地方和想看的風景。

一輩子,本來就是一段旅程,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趁陽光正好,微風不躁,不要辜負了好時光。

願時光不舊,歲月不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