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宅贵潘府,半座姑苏城

疫情期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似乎成了奢望,那不如就此将目光拉回,看一看诗与身边的美景,看一看古人用2500多年时光铸就的苏州古城。

单说位于苏州古城区名闻天下的老街,在商业运转和旧貌保存之间做得最好的当属平江路。在平江路两边,鳞次栉比地保留着许多规模宏大、结构规整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在布局上轴线清晰,层层递进,在装饰上古朴典雅,工艺精致,反映着江南民居的文化特色,展示着苏州独有的民俗风情,也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古老而庞大的世家秘闻。

一宅贵潘府,半座姑苏城

在平江路卫道观前,有一户极小的门厅和一块写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道观前潘宅”的牌匾,看上去毫不起眼,但走进大厅,才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座建筑面积大约为7500平方米的极为典型的苏州深宅大院叫做礼耕堂,它以封闭式的院落为单位,坐北朝南,建有门厅、大厅及三进楼厅。

作为苏州古城内留存不多的清朝前期建筑,礼耕堂全部为粉墙黛瓦,以白、灰两色为主色基调,屋宇都为木梁架结构,高大敞亮,峻严大气。走在这个优雅静谧,仿若私家园林的古宅之中,除了娓娓道来、百般柔情的苏州评弹,还将有一个十世绵延、三百年繁华的富贵之家,和一个关于潘麟兆及其后辈的传奇。

礼耕堂,这座苏州传统建筑的精华,就是为以潘麟兆为代表的徽商“富潘”家族所有。

“富潘”始于清康熙年间第九世潘麟兆改习商贾。昼夜辛勤、铢积寸累、惨淡经营,十余年艰辛,才有小成,为大富打下基础,家宅由齐门东迁至卫道观。礼耕堂初具规模。到乾隆年间潘家第十一代潘文起那辈,终于富甲一方,原观前福昌水果店、原观前街天源糕团店、原稻香村糖果店、元大昌酒店、潘资一中药铺、宫巷清泉浴室、原余昌钟表店等老字号,当年都是“富潘”名下的产业。高悬在礼耕堂大厅中书写着“诗礼继世、耕读传家”八个大字的牌匾,就是他们族人的寄望。

“一宅贵潘府,半座姑苏城。”这是苏州的一句老话,从中可以看出“富潘”之富,但其实,“半潘”中的“潘”指的并不只有“富潘”,在清朝的姑苏古城,另有一个潘姓家族能与“富潘”分庭抗礼,叫做“贵潘”,恰好分居于平江路两侧。

与经商致富的“富潘”不同,“贵潘”之所以以“贵”为名,是因为世代书香历朝为官,“贵潘”的代表人物潘世恩更是一生为官50余年,状元出身,官至宰相,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恩宠之盛,令人侧目。

展开全文

潘世恩之孙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后升任军机大臣,他酷爱金石收藏。李鸿章曾为“贵潘”家族题匾曰:“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潘氏望族因此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

一宅贵潘府,半座姑苏城

在礼耕堂的对面,就是潘祖荫占地3150平方米的故居,潘宅取法圆明园,以四合院为格局,但建筑本身却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房子的开间窄而深长,梁架结构一目了然,而园中丘壑深窈,花木森秀,极园林之胜,也是典型的江南文化中“小桥流水人家”。

作为平江路上最有代表性的两座宅院,“富”“贵”潘氏两宅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布局严谨的住宅花园,以及他们的粉墙黛瓦、斑驳围墙和依河而建的幽深静巷,无不是苏州古城五脏俱全的缩影。见证苏州古城,保护苏州古城,而这两段家族的历史和辉煌,也是苏州古城历史和辉煌的缩影。

一宅贵潘府,半座姑苏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