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

作者|吴东「桂林银行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10期

金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作出明确部署,要求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推动金融资源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实践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联结功能和催化作用。有效利用金融工具、积极借助金融力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其中金融是关键要素,也是重要引擎。

一是有利于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金融需求。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仍然较低,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分布严重失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催生着大量的金融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下沉县域市场、深耕农业农村,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是有利于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的25.3%。在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管是农业科技的研发、农业设备的应用,还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流向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农业节水等领域,有助于加快推动乡村产业链条延伸、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新时代,广大农民对经济收入、生活设施、就医条件、居住环境等有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让广大农民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质的服务、更宜居的环境,能够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撬动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的痛点与困境

一是风险识别较难,金融机构不敢贷。农村地区贷款难、贷款贵,信息不健全、不对称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符合市场规范的农村信用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地区存在数量庞大的“信用白户”。由于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金融机构风险识别难、管控难度大,资金安全和收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与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规避风险的属性相矛盾。

二是下沉成本偏高,金融机构不愿贷。一方面,乡村地区以中小农户为主,信贷业务单笔额度小、客户分散,金融机构需投入大量人员、资金和设备,运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涉农生产经营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和风险较高,大多数金融机构缺乏推广涉农贷款的内在动力,不利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三是经营机制不活,金融机构不会贷。涉农信贷以抵押物、担保作为主要评估方式,跟不上“三农”形势变化,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对金融的需求。涉农贷款的投向、效益、结构等不尽合理,乡村金融服务供给与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对金融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贷款质量相对较差,不良贷款率偏高。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的探索

桂林银行以“金融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通过推进战略转型、组织重塑、业务重构,推动金融服务下沉田间地头,用扎实的行动、前瞻的探索、有效的作为,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近三年来,在乡村振兴领域累计投放贷款2000多亿元,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展开全文

一是搭建四级服务网络,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百米”。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推动渠道、触角和服务进村入户。第一,抓实“广覆盖”网点。在市县设立分支行、乡镇开设小微支行,把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直接建在农民家中,构建起在单个省区最发达的线下金融服务网络体系。截至2022年末,金融服务覆盖广西100%的县域、61%的乡镇和56%的行政村,相当于广西每两个行政村、每两个乡镇就有一家桂林银行服务网点,辐射超2000万农村人口。第二,做优“家门口”服务。推动全行一半以上员工、5000多人下沉县域、乡村,针对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习惯,向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线上+夜间+预约+上门”的金融服务。第三,建强“融合型”平台。在近7000个农村服务点配备自主开发的助农终端机具,通过端口对接、功能加载,链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互联网+政务/金融/医疗健康”等服务向乡村延伸,让农民办事更便捷、生活更便利,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活水”浇灌乡村产业。聚焦广西县域产业链、供应链,积极转变授信理念,分类分层支持涉农主体解决融资难题,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第一,县域层面育龙头。深入分析广西50多个县域特色产业,为龙头企业与核心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把信贷资源精准投向县域富民产业、支柱产业。目前已与广西超过50%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广西粮食、庶糖、水果等六大千亿元农业产业提供授信超过700亿元。第二,乡镇层面扶小微。推出“六堡茶贷”“金桔贷”“蔗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实现贷款申请、签约、放款线上化,重点扶持乡镇禽畜养殖、有机种植、板材加工等“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发展。基于核心企业担保和应收账款,弱化抵质押条件,为链条内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信贷支持。第三,村级层面抓特色。围绕做强做大“土特产”产业,推行“一村一策”“一品一案”,打破过去“唯报表、唯押品、唯现金流”的僵化机制,通过推进“信用村”建设、实行“整村产业授信”模式,大力支持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2022年支持“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广西好嘢”特色品牌等30多个。

三是优化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构建提供链接端口和加载服务功能的共享平台,积极打造要素集成、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生态圈。第一,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在广西80%的县域打造500多家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其中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83家,覆盖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以及特色产业集聚区,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模式,辐射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促进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升级发展。第二,推行“金融+电商”模式。搭建60多家实体化运行的“乡村振兴直播间”,打造“银行+商户+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模式,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农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2022年累计销售广西各类特色农产品1580种,销售金额超5亿元。第三,推行“消费+大篷车”模式。在县域、农村集市等人流量密集地区,联合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开展“乡村大篷车”“供销大集”活动,配套开展电影下乡、广场舞比赛,以及举办“食堂内购会”“嗦粉节”等系列子活动,为农特产品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的对策建议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虽然各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机制不畅、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对此,应以国家组建大数据局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调联动,整合资源要素,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促进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为“金融活水”流入乡村扫除障碍、铺设管道。

二是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也要注重商业可持续性,防止无序竞争。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主要任务,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发掘比较优势、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撬动更多中长期、低成本信贷资金流入农业农村;另一方面,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为重点,引导和促进商业合作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紧密协同,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形成多层次、差异化、适度竞争、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三是完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面对乡村振兴领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多措并举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来源。一方面,按照财政新增预算、涉农专项资金“拨改投”等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等方式,加快设立乡村振兴母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助推乡村产业链条延伸、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完善涉农信贷担保体系和政策性涉农保险,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降低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风险,同时分散和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

四是推动金融支农政策创新。坚持监督约束和正向激励并举,与时俱进完善金融支农政策,激发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探索试点扩大金融支农政策覆盖面,推动支农再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企业所得税优惠、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扩大到所有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切实降低涉农业务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进一步调整优化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和考核评估指标,合理界定尽职认定标准和免责情形。对金融机构的县域业务和涉农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业务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快建立敢贷、能贷、愿贷和会贷的长效机制,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充满希望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