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4000字最新消息判断著名基金经理丘栋荣的季报已经到来

又是一个公募基金2022年报披露季节,知名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及后市运作动向被揭露出来。

3月22日份,去年年底管理规模超过360亿的中庚基金经理丘栋荣的多只基金年报被集中披露,从他所管理的基金所持有的“年龄11~20”重仓股看,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能源,地产,机械设备和银行。

这次年报,丘栋荣还给了一篇4000多字的“小作文”,对于后市,他的心态同样看好,得出2023年权益资产的机会高于风险的结论,并且说是大盘股向小盘股的转变,由价值股向成长股转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安排。

丘栋荣隐形“重仓股”出炉

公募基金所有年报持仓,揭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

丘栋荣掌管着最大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看过来,2022年,他保持着权益资产的高配置份额。港股的估值是在绝对的底部,有系统性的机遇,港股的分配比例达到上限。

另外,在行业与个股的水平上不断进行优化组合,丘栋荣从下往上主动配置,低风险低估值、不断发展的企业,与此同时,行业风险与风格风险也较为分散。在投资策略上,基金经理采用动态选股与静态选时相结合,并根据不同市场环境进行灵活调整的方式来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主要配置在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房地产,银行,医药,煤炭,交运等行业、公用事业和其他产业的有关股票。

经常年报中透露“年龄11~20”重仓股,被认为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这类个股大多集中于化工、建材、钢铁等传统周期板块以及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新能源行业。中庚价值领无形重仓股有广汇能源,中远海能,旺能环境,柳药集团等、永艺股份等以有色金属,能源和地产为重点布局、机械设备及其他工业。在这些个股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已经成为了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广汇能源,中海能源,持仓分别为3.03%,2.67%,同时还是比较重仓的个股。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另外中庚价值领航在去年年底的持仓为22家,重点对美团-W、中国海洋石油、中国宏桥、中国的海外发展、快手-W之类的累积购买额度较大。

展开全文

而丘栋荣所经营的中庚小盘,其价值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季报显示,2022年度的基金产品是以低估值价值为投资策略的,在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组合几个方面打造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

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型基金与中证1000指数对标,专注于低估值小盘股,定位于高贝塔,Smart高贝塔、高阿尔法旗下产品,期间保持权益类资产超比例。其中,对新能源板块关注度较高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股票获得超额收益。2022年,基金主要投资于有色金属,医药,计算机,机械,汽车等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银行等、与房地产和其他产业有关的股票。

以中庚小盘价值“年龄11~20”重仓股为例,隐形重仓股有永茂泰,诚益通,苏农银行,海信视像,中国神华,潮宏基,主要分布在能源,银行,地产等领域、机械设备及其他工业。特别是“年龄11~20”重仓股持仓在1%以上,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丘栋荣特地从中庚小盘的价值上预测后市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段话,权益资产的机会比风险更大,由大盘股变成小盘股,由价值股向成长股转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安排。并进一步考虑国内基本面的反弹,以及流动性由最宽松转为中性,从近两年的配置情况来看,显然是对小盘股的偏爱,逐渐调整到更加均衡的配置,更加注重基本面的改善以及盈利的反弹。

中庚价值品质持有期一年度混合基金年报,丘栋荣还说,本基金以股权风险溢价为基础进行资产配置,研究期间,权益资产保持着很高的分配比例。港股的估值是在绝对的底部,有系统性的机遇,港股的分配比例达到上限。

同时不断在行业与个股的水平上进行优化组合,由下而上主动配置风险小,估值低、不断发展的企业,与此同时,行业风险与风格风险也较为分散。在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坚持“价值主导”的投资理念,注重挖掘基本面优良、成长性良好且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股票进行选股与择时。基金主要投资于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房地产,银行,医药,煤炭,交运等行业、公用事业和其他产业的有关股票。

从一年中庚价值质量持有期混合“年龄11~20”重仓股看,隐形重仓股以苏农银行,康华生物,柳药集团,广汇能源等为主、常熟汽饰等以有色金属为主,能源为辅的布局、机械设备及其他工业。持仓量占比较大的银行以苏农银行和康华生物为主,占比超多,另外对于柳药集团来说、广汇能源的持仓量占比较大。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中庚价值灵动,灵活调配混合基金,去年,资产配置由中性变成了正向,本基金在第一季度减持了估值较高可转债资产,之后一直维持高位股票仓位。此外,在市场持续低迷时期,该基金还通过持有股票来对冲风险。与此同时,着力配置有色金属,医药,房地产,银行,汽车,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计算机,机械等行业、电力设备和新能源以及其他产业的相关股票。

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隐形重仓股有华统股份,驰宏锌锗,邮储银行,广信股份,永茂泰等,占比超过1.8%。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去年年底,中庚基金减持了一些资金

基金年报中还披露了中庚基金公司的分布状况,并在去年减持了一些丘栋荣所经营的资金。

在中庚价值领航的年度报告中发现,当基金管理人使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时披露的,2021年,中庚基金公司固有资金占中庚价值领航比例为1731.085万,且2022年末所持份额为876.085万,这也就意味着,中庚基金去年共减持855万股。其中有一部分是出于对自身业绩下滑以及业绩波动风险的担忧。减持后中庚基金持有基金总份额0.17%,前值1.03%。

年报信息还表明,2022年12月07日,该赎回交易通过直销柜台赎回基金份额,适用赎回费率按基金招募说明书计算。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不但如此,中庚小盘价值基金年报还表明中庚基金存在持有或持有减少的情况。

公告称,中庚基金2022年8月8日份申购中庚小盘443.375万只,而2022年12月7日,中庚基金公司以直销柜台的方式赎回基金份额,共计1260万股。

经过这样的增减持,到了去年年底,中庚基金的固有资金在中庚的小盘中持有1133.36万的股份,持股比例为0.33%,但2021年年末,基金公司拥有0.94%的固有资金。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在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年报中,中庚基金存在减持的情况也是如此。根据公告,2022年3月23日,中庚基金以直销柜台方式赎回基金份额3160万。截止去年底中庚固有资产已持有中庚价值灵动混合基金582.5万只,占比0.36%。该公司表示,由于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对其投资组合的信心不足,导致基金持有人的申购意愿不强。2021年底持股比例为3.02%。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然而,对中庚而言,一年价值品质持有期混合基金,另一方面,中庚基金利用固有资金,于2022年3月30日经直销柜台买入1356.6万股,相应申购费率是1000元/笔。中庚基金目前持有基金2356.74万只,占比0.52%。

张红甫_4000字最新研判,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季报来了

超过4000字的后市看法

大盘对小盘,价值对成长都存在机会

丘栋荣每到季报、年报详细谈了一下我的投资想法,很值得一读。这次年报这一篇还给了4000多字“小作文”,对于后市,他的心态同样看好,得出2023年权益资产的机会高于风险的结论,并且得出了由大盘股向小盘股转变的结论,由价值股向成长股转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安排。

中庚价值领航2022年年报这篇文章写到:展望2023年,宏观背景的改变在发生,中国“稳增长”实施和全球“防通胀”下降,基本面内涨外跌。

1)回归经济、更加活跃、更加注重经济基本面的研究。疫情防控V型切换基本面变化最大,人心思动,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化,叠加经济周期向下运行即将结束,新一届政府刚刚成立,主体会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在提信心、稳增长、扩内需等方面政策与行为有较强一致性,对基本面预期改善应该持肯定态度,这就意味着基本面风险的减少,对于风险资产则比较看好。

2)经济以国内为中心,具有更大的弹性。海外经济,特别是美国,强于市场预期,过多的浅衰退是一种乐观局面,但是,要注意其背后继续高利率所可能导致的非线性风险。目前主要以国内为主,政策的重点回归经济,中长期供给侧向扩内需转变等,预计短期内稳增长将加码,政策有效地鼓舞了市场的信心,使经济重新启动,步入良性循环。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也需要理性看待,不要过于乐观或悲观。不被过去疲软的经济现实所迷惑,不妨就经济前景作些设想,在低基数上下功夫,易超预期,抑制了需求释放,催生了新供给,经济跨入正向循环之后,存在一定弹性幅度,甚至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感觉局部领域出现结构性过热。对应于股票投资而言,在基本面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利润具有弹性,甚至具有成长性,要更主动地布局涉及国内需求的行业、产业。

3)市场信心逐渐增强。在经济恢复期,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对广义流动性的预期依然较为充足,市场信心通常会随着基本面改善而上升。

在政策转向之后,大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A股总体估值水平从各指标来看仍然偏低,在风险溢价方面,中证800风险溢价在2月底位于历史均值水平之上,标准差为0.58倍,市场总体风险溢价水平诱人,再加上息债比在历史95%分位之上,权益资产的机会比风险更大。从行业层面来看,金融,房地产,能源等行业的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化工,医药,建材类行业的估值处于高估区。并进一步在结构上进行分析,仅有大盘成长一类的股票的估值处于中性水平之上,还有一些款式基本上都是在低估区域,由大盘股变成小盘股,由价值股向成长股转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安排。

在后市的投资理念中,该资金,我们秉承低估值的价值投资思路,通过选择基本面的风险减小、盈利增长活跃、估值较低的股票,以此来打造高性价比投资组合,争取持续超额收益。

具体来讲,基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估值历史低位价值股,关注供给端萎缩或者刚性的产业,以及其需求复苏时可能具有的弹性,主要板块有大盘价值股地产,金融等,以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类公司。同时港股价值股价格较相应A股低廉,与此同时,相应分红收益率也达到了极高水平,它所暗含的期望回报水平是非常高。

(1)大盘价值股包括地产和金融。

配置逻辑在:地产方面,1)供给端的萎缩是最有把握的环节,地产和其投资的低迷异常迅猛,资产负债表崩坏,意味着立即出清,将来供给短缺,供给收缩,甚至被压在中长期底部中枢,地产风险全面释放,地产投资应该会反弹;

2)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对国内消费的复苏与扩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济稳增长既有促进作用,还有助于实现住房多样化需求。历史已经证明,人们对房地产有很长一段需求,房地产内生性需求,政策积极导向,需求反弹有较大可能性。房地产市场正常化并不意味着大局、线性的或者一般的对所有的房地产企业有利,具体时间需求,轻松消化优质房企盘点;

3)就房地产企业而言,企业端的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松动,特别是在股权融资放开方面,预计高质量的房地产企业将加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得到了优质扩张机会,为其今后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能力向上发展都提供了支持。这类企业主要以可股权融资和高信用为主、低融资成本优势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潜在成长性高,盈利质量将更加突出,且目前估值很低,回报潜力更好。

银行在金融板块,估值基本上都是历史新低了,对潜在风险纳入十分悲观的预计。从行业层面来看,我们认为,银行板块的整体投资价值并不低。一方面是经济回暖阶段,信贷真正需求反弹,金融让利政策压力有所减轻,价格和息差的下行压力有所降低,银行盈利还有反弹的余地;同时,由于监管层对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未来银行将更多地向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好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为实体经济服务、触达零售终端,是区域性还是全国性银行,这种银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简便踏实,稳健经营,顾客多元结构良好,基本面风险较低,有一定成长性,且估值低,资产质量有安全边际。

(2)以基本金属作为资源类公司代表。

组态的逻辑体现在:1)压制因素逆转,需求弹性是可以期待的。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更加注重经济稳增长,国内需求占据大头,2023年修复机会较为有把握。不只是传统地产基建如此,与基本金属相对应的要求也由传统向新兴发展,宽泛而多元的跨度预计将导致需求超预期增长;

2)供给端的刚性也带来了价格弹性。一,事件与语境中的实际经济考虑,资源类公司的资本开支继续保持谨慎策略,产能天花板比想像中还要苛刻,供给弹性不足仍是现实中的现状,相对紧平衡对存量资产的价值是有利的。内、外部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尚未带动短期价格的上涨,也就是价格仍然比较低,与此同时,库存水平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整体表现出低产能弹性,低库存的特点、低价格三低特点。比如,低位价格在短期内就造成了国内电解铝和其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80%的生产能力一度无法盈利,但是,供给偏紧和库存底部却给价格带来了支持,一但需求发生变化,价格就有弹性;

3)估值定价被调整到历史低位,相应的预期回报率较高。从横向对比来看,新能源板块中各公司估值普遍偏高。资源类公司从下到上,本身的盈利底部就比历史要好,但是,有关企业的估值却被调整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因此我们认为估值低是资源类股票相对于非资源类股票具有明显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了资源行业的周期性特点。从整体来看,这几家企业都处在最有利地位,价值很低,现金流不错、资本开支更小,分红收益率更高、与现价相对应,预期回报率更高。主动分配能源利用更具优势的企业,预计会得到更高的阿尔法。

(3)能源类公司等。除基本金属所代表的资源类公司配置逻辑类似的部分,在2022年第四季度进行大幅调整之后,能源类企业的估值水平偏低,分红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呈现高质量,低风险,低估值的特点、高分红,高预期回报等特点,有较高配置价值。

2、港股以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乐观的理由有三点:

(1)估值低廉。压制因素反转,港股在极低的位置发生逆转,但是港股总体估值水平还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在世界各大市场的对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周期股受政策影响较大,估值偏高。港股价值股回升幅度比较小,相对于相应的A股来说,价格较低,相应分红收益率等级较高;而且凭借互联网,技术、以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也在中性水平之下。

(2)经营稳健有所增长,受益基本面继续向好。同时,我们发现行业中一些优质个股在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投资机会。港股价值股主要是中国经济各板块龙头公司,运作异常稳健,利润坚实,也维持着一定成长性,最为得益的是中国经济基本面复苏,比如,传统周期的龙头房地产企业等,港股估值较低,经营策略更加稳健,预计高质量扩张将继续内生。比如成长型医药、消费类的企业,估值定价都比A股好,商业模式朴实卓越,经营稳健,增长前景看好,盈利质量更可观。

港股互联网企业,1)这类企业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粘性很大,短期复苏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较强的弹性,中,长期所面临的核心需求越来越大,这些企业货币化能力强,变现能力持久,并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政策最敏感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绿灯政策出台,将给平台经济带来革新,种种信心呵护政策,都会帮助企业发掘更多的可能,不管是以企业为单位,还是以应用延伸为目的的国,还是更多前沿性技术储备;

更有甚者,3)业务挑战与资本市场压力后,各企业都有关于自身业务与机构的思考,各CEO们都表现出抑制无序扩张的愿望,回到第一线的愿望和行为,自信复苏之后,会更主动,更理智地找寻企业第二成长曲线。因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仅有个别业务表观上存在竞争加剧,但是从较长周期来看,对提高整体的线上化率有利,好企业会更好地抓住线上化长期趋势。

(3)流动性风险的缓释。港股受到全球流动性的强烈冲击,在2022年第四季度,流动性层面和基本面发生了共振逆转,最剧烈起伏的时期已经过了,未来多关注经济基本面好转。

3、低估值却成长性成长股,注重以国内需求增长为先导、提供具有竞争优势和高性价比的企业,以医药制造为主、有色金属加工,化工、汽车零部件,电气设备及新能源,轻工,机械,计算机,电子。

1)国内需求主导产业确定性强,挖掘空间大。

比如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有许多医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一些医疗需求在疫情中受到抑制,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预计医院诊疗秩序复苏,将导致需求更快地复苏。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下,国家出台一系列防疫措施,对整个医药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以及医药集采降价的控费政策常态化,对于产业边际影响已经明显弱化,还推动医药产业提升,仿制药和辅助用药、普通高值耗材的比例有所降低,创新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未来几年,将是我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产业大范围研发投入正逐步开花,一批批创新产品,不但在全国有竞争力,全球也有“First/best in class”潜力。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间,医药板块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并成为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之一。总体来看,医药行业性价比高、个股阿尔法机会大。

比如中下游的消费和相关的制造业,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消费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性,消费内部不断酝酿着结构性机会。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长乏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动能和潜力可挖掘。疫情,消费环境的波动给多种消费业态和对应的上游需求带来了负面影响,预计一些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随后被释放。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向好,消费也将回归常态化增长轨道。我们发现,消费产业链的下游,以细分需求为核心,涌现出一批高质量标的,还是靠产品,渠道的开拓,还是以现代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为重点,预计长远发展空间将超出市场预期。消费升级下产业格局重塑,新技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消费经济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消费,作为一条宽阔的赛道,不断酝酿着阿尔法的机遇,由此挖掘出估值位置的合理性、展望未来有长期竞争力的高品质股票,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2)在广义制造业内具有特殊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企业,发掘高性价比企业依然前景广阔。

我国正由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制造与安全就成了中期的主线,工业自动化的长远发展充满了力量。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驱动力是新兴产业对投资的持续强劲需求、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持续提升,这就使以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为代表制造环节价值量得到了拓展、渗透率增加,成长性突出,会进一步表现在坚实的盈利能力以及品质上。

又拿汽车零部件板块来说事,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全球产业迁移与技术升级双重窗口期,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给汽车行业终端格局及客户需求都带来了显着改变,许多国产供应商都从中获益。此外,随着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模式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企业也将逐渐向高端市场转移,汽车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站在产业发展趋势角度,汽车国产化,电动化等、智能化,轻量化四个方向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掘这些方面的低估值、高成长投资机会。

3)一些偏成长行业,如计算机和电子,都是成长股。从长远来看,国内市场对高端芯片与设备的巨大需求量将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工业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安全大背景,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是实现自主可控必经之路;但与此同时,在需求端也有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安全效能的一面、拓展管理边界、整合产业链等内在要求,更是顺应了未来的产业趋势,满足了一般消费者对新能源,智能车的需求、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广义需求迸发。

所以这些板块发掘出了低风险低估值并具有高成长性的目标,具备了成为大牛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