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理性消费观 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

“最高借款额度高达20万元,万元利息最低2元,输入手机号和身份信息就能申请,5分钟快速到账。”这是一则手机短视频平台上的网贷广告。刚上大学的小刘想买一部手机,在看到上述这则广告后向该借贷平台申请借款5000元,分期3个月。然而,利息和逾期违约金都比他预想的要高很多,每月利息200元左右;加上不到半年的逾期违约金,网贷公司要求其偿还近万元。最终,小刘在家人的帮助下才还清了借款。

上述案例中,该贷款平台用“低利息”、“高额度”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业务,并且没有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导致小刘错误估计了自己的还款能力,最终欠下高额债务。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过度借贷营销陷阱还包括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一些平台机构诱导消费者使用信用贷款,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并且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二是一些机构利用大数据信息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一些机构诱导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最终导致消费者“以贷养贷”,“以卡养卡”。同时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未经消费者同意,将个人信息用于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外的用途,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民生银行宁波分行特别提醒广大居民:

一、坚持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

二、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

三、不把消费信贷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