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500强企业领航,成都企业雁阵齐飞

2022年8月1日-8月7日

一张榜单成为上周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8月3日,《财富》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500强名单,总部位于成都的新希望控股集团、蜀道投资集团、成都兴城投资集团3家企业上榜。纵览中国14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城市的分布情况,成都已跃升至前十。

企业是一个城市经济、产业、税收、就业、文化等发展的载体,《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又是目前评估全球大型公司最具影响力、最知名的企业排行榜。某种程度上,这张榜单也是衡量经济潜力的关键指标。

透过榜单,我们读出了什么?成都的领军企业在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以质量更高、效益更优、活力更充沛的姿态在经济大潮中冲锋。

跳出这张榜单,我们看到了什么?从创新体系的培育、到人才活力的激发,从资本的优化配置、到营商环境的深化改革,以世界500强企业为引领,成都在持续推动企业梯度培育,涵养经济环境。

就像雁群起飞,头雁领航、结队为伴。在成都,500强企业引领雁阵齐飞。

成都一周|500强企业领航,成都企业雁阵齐飞

成都城市风景 红星新闻 王效 摄

去年实现从0到1,今年实现从1到3,成都企业冲刺世界500强之路,形成了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

“这充分彰显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发展动能和活力。”《财富》中文版高级编辑王坤祚称,从企业总部所在地来看,《财富》世界500强榜单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城市格局和实力。此前,中国八成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几乎空白。但是,随着成都迎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期,成都企业健康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拥有较强的发展后劲,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实现新突破。

从此次入选的新希望控股集团、蜀道投资集团、成都兴城投资集团3家企业来看,不难看出植根于此的它们与成都城市发展一脉相连。在“新希望”身上,有着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强劲势头;“蜀道集团”乘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起飞;“兴城集团”则定位于“国际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息息相关。

展开全文

成都一周|500强企业领航,成都企业雁阵齐飞

新川创新科技园 红星新闻 王效 摄

读出信心、读出希望,也读出挑战、读出短板。

成都在企业重组、单个企业规模扩大上取得的有效进展,并不能掩盖这张榜单暴露的不足。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指出,今年蜀道投资集团和成都兴城投资集团两家新晋企业,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为主营业务,而东部地区进入榜单的却不少是制造业企业,说明四川当前在制造业发展上相对滞后。

在抓住城市战略机遇的同时,成都企业还需苦练内功,补足短板弱项。

8月1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持之以恒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位势能级提升。

这场会议上,突出了对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突出了对项目集群和创新共同体的引导,也突出了对企业的服务和要素保障。其实,这也是在强调主管部门的三个角色:培育员、引导员和服务员。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看企业的升级优化,也看城市的政策优化。

在“头雁”之后,成都企业结对为伴。

一个月内,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两家公司总市值逾两万亿元的企业“前后脚”和成都敲定战略合作。两家公司一家是新能源整车龙头,一家是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表明了成都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发力方向。

同一时间段,两家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专精特新”企业也落户成都。

7月底,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金牛区完成工商变更,更名为四川拓及轨道交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上海到成都的整体搬迁。北京凝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四川凝思软件有限公司作为西南总部,将建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工程中心和数据中心,构建北京、成都“双中心”布局。

这4家企业在谈及落子成都时,都提到了一些共有的考量因素:包括城市生产要素市场的成熟度、所在城市群供应链的完善与便捷程度、营商环境等。从4家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阶段来看,它们既包括行业的领军企业,又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呈现梯度格局。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一梯度培育的逻辑: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培育更多企业冲刺“中国企业500强”“世界500强”;支持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支持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

宁德时代成都新津基地生产车间

目前,成都已出台“北交所13条”“科技金融资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科创板、北交所,在天府股交中心挂牌。上半年,成都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总数达138家,均居中西部第一。同时帮助企业获得“科创贷”“科创贴”216.4亿元,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78家、增长4.0%。

8月初,作为梯度培育政策的配套《创新发展共同体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明确企业创新发展共同体。这种共生型组织由具有行业资源和专业化运营能力的企业或机构牵头,联合中小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优势力量,来开展供需对接、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经营协同。

企业结对为伴,对于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降低协作配套成本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以共同体的形式抱团发展,能够推动产业上下游本地布局、生产要素集中集聚,长远来看,对于城市打造具有较强产业核心的企业集群至关重要。

成都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中,不仅有龙头地位的先行者,也有行业“新秀”的独角兽;有抢占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也有充满活力的初创型企业。分层分类的政策,正在助力成都企业雁阵齐飞。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成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