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稳增长需协同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转换,“中期视角”避免重回债务驱动老路

见习记者 秦燕玲

7月1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2022中期宏观峰会,聚焦“稳增长与实现路径”,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代表性市场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为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与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稳增长的实施路径要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增长动能转换,既要保证当前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加强逆周期调节,又要预留跨周期政策空间,避免回归债务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

王一鸣认为,相比2020年初疫情那轮经济恢复,此轮经济恢复有四个方面的明显挑战:

一是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家庭支出更趋谨慎,制造业投资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还在回调之中,“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支撑下保持较快增长,但还是受到项目储备、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和清理隐形债务这些方面的约束。”

二是微观主体行为有所变化:市场主体承受力减弱,企业决策更加短期化、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居民家庭消费更趋谨慎;

三是经济恢复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平台经济增势减弱,房地产持续低迷,出口扩张空间正在收窄,“所以我们急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寻找经济恢复新动力。”

四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通胀水平持续攀升,主要经济体偿债压力迅速增大,稳定外需难度也在明显增大。

王一鸣指出,应对多方面的新挑战,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更中期的视角,“不光要着眼于下半年,还要着眼于明年”。

因此,“下半年要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基础上协同推进宏观调节和动力的转换。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其中,扩大内需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王一鸣建议,除了要落实好已有投资项目,还要加大对‘十四五’102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力度,同时适度拓展新基建等新投资空间。

“当前重要的还是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要素保障,所以现在8000亿政策性银行贷款,另外解决资本金的问题,国开行和农发行3000亿投资基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的投入。”

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方面,“中长期来看还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现在2.9亿农民工已经占到4.2亿城镇就业人口的70%,农民工如果转为城市居民,很多研究都表明,人均消费支出要增加30%左右,这是一个稳定持续扩大的消费,是一个新动能。”此外,王一鸣建议,通过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如鼓励技改投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培育未来增长的新动能。

最后,王一鸣表示,可以加快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向常态化监管转变,明确释放鼓励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尽快完成出台红绿灯的设置方案,给市场主体以明确的预期,从而发挥平台企业更大的作用,来推进中国产业技术的进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