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与港股走势趋同?中国“独立行情”特性再露锋芒

中概股与港股走势趋同?中国“独立行情”特性再露锋芒

或是受到A股与港股的大跌的影响,截至美股周三收盘,多数热门中概股股价走低。逸仙电商(YSG.US)跌18%,万物新生(RERE.US)、贝壳(BEKE.US)跌超10%,哔哩哔哩(BILI.US)跌近7%,拼多多(PDD.US)跌超6%,阿里巴巴(BABA.US)跌近4%。

与中概股走势并不同步的是,截至周三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0.22%,标普500指数上涨0.36%;纳斯达克上涨0.35%,整体呈现小幅震荡收涨。2022年以来,中概股似乎逐渐独立出美股市场,走出了不同的行情趋势。如何看待本次中概股的下跌?在经济衰退预期愈发强烈的市场中,中概股走势又将如何演绎?

01

衰退预期压制海外市场

4月以来,海外市场持续呈现出震荡下跌的走势,以美股为主的多数海外指数持续下跌。美股的下跌源于市场对通胀、经济衰退的担忧,一季度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数终值年化环比上升,以石油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粮市价格的上涨和居住成本的攀升使得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保持高位。

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多次出台货币收紧政策,加息速度一提再提,也使得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降低,再加上美联储货币政策还未显现出转向的信号,预计短期内美股下跌压力依然较大。截至7月6日收盘,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年内跌幅分别为-14.59%,-19.33%,-27.38%。

而位于美股之中的中概股分支,则在整体环境下行的背景下,走出了独立于市场的行情。受年初中美监管政策影响,热门中概股在一季度整体下行超过17%。但4-5月份,中概股跟随中国股市一同上涨,成为了下跌市场中的一股“红流”。5-6月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整体上涨18.64%,从全年来看,金龙指数跌幅为12.35%,跑赢美股大盘。

02

中概股与港股趋于同步

从走势上来看,目前中概股指数的走势与恒生指数的走势较为接近。造成该因素的原因与近期中美有关股市的监管环境有关。中美审计监管沟通的事宜由来已久,双方在多轮会谈中尝试建立一个能够使双方都能接受的信任机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中美依旧未能在法规的分歧上达成完全的一致。

展开全文

2020年12月,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正式生效,提出连续三年未能接受PCAOB监管的企业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证券交易所以及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截至7月,超过130家中概股公司进入正式的退市名单中,也引起了中概股在一季度的下跌。

尽管从两国目前的释放出来的信号来看,中美监管的分歧并非无法修复,在接连持续的有效沟通后,双方依旧存在达成协议的可能性。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单纯地期待中美政府的协商结果明显是不明智的选择。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条例,目前中概股距离交易禁令的风险尚有19个月的缓冲期,在此期间做好被强制摘牌的准备,回归中国市场或许是多数企业的选择。

截至目前,许多大型中概股(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度、蔚来、小鹏、理想)已经实现了在香港的二次上市或者双重主要上市。目前共有22家中概股选择了第二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到港股,2022年以来,蔚来选择在港股第二上市,而知乎、贝壳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回港;哔哩哔哩自愿由第二上市转换为香港主板双重主要上市,预期2022 年10月3日生效。

目前中概股的头部市值标的和港股已经具有了统一性。因此在走势上,中概股的走势与港股的走势也开始具有相同的方向性。周二港、A两地股市的大跌,或许就是诱发中概股集体下行的诱因。预计在未来的时间中,中概股的走势与港股市场的同步性将愈发明显,港股市场或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中概美股的“风向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回归港股的中概股大多选择的是“第二上市”的模式,因此无法纳入港股通。随着时间推移,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概股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回归港股,或者像哔哩哔哩一样由第二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这些优质公司纳入港股通以后,或将进一步吸引南向资金配置,成为基金的配置目标。

03

中概股有望延续独立行情

回看全球市场,当前已有多种该指标指向了全球经济衰退这一情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信心受损、地产周期共同发出衰退信号,而欧元汇率的暴跌、德国贸易逆差的出现,都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升温。

从历史上来看,2000年以来,美国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经济衰退,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美股的大跌,以A股为首的中国资产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正如目前中资股票市场的独立走势一般,A股的基本面有着其区别于市场的独立性,海外经济的下行其实更多情况下,是在风险偏好上对国内投资者产生了压制。

6月27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在国内货币宽松、财政刺激下带来的经济复苏预期下,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未必会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转为下行趋势。

随着国内经济下半年的恢复,互联网监管的放松,国内对民营经济的政策确认,此前存在超跌情况的细分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中游制造业公司,以及有望实现在港股私有化和二次上市的个股都存在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