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李永胜是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的一名易地搬迁群众,原来长期在昆明、广州等地打工。现在,李永胜是会泽县道成蔬菜产业基地的一名务工人员。每天,他都会早早前往产业基地,认真细致打理自己负责的油麦菜区域的种植分拣工作。

“每年的固定收入在1.6万元左右,工作比较稳定,最重要的是可以就近照顾老人与孩子。”李永胜笑着说,自从有了这个产业基地以后,他们的生活就有了底气和依靠。

在产业基地里,类似李永胜这样的产业工人有近5700人,他们分布在基地和冷链物流园区等多条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会泽县道成蔬菜产业基地是会泽县委县政府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无法外出务工搬迁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依托县级平台公司道成扶贫开发公司新建的产业基地之一,从2019年开始,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超过8300万元。

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乐业才能安居。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产业经济是云南中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重点。

整个产业基地分为育苗区、水培区、生产区和冷链物流园区等“四个区”,总面积达10520亩。

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基地主要种植油麦菜、意大利生菜、上海青等20余个菜品,主要销往香港、广东、湖北、河南等地。

“每年种5茬,每亩每茬产量2.9吨左右,年产蔬菜14.6万余吨,预计年产值3.3亿元。”园区负责人说,为防范经营风险,他们引进云南维康农业公司,采取土地及设施租赁的方式合作,基地可带动搬迁群众稳定获得“三笔收入”。

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展开全文

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第一笔收入是务工收入,务工人员可以获得2.5万元的年收入。第二笔收入是返租倒包收入,即搬迁群众在经过培训掌握生产管理技术后,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实现订单生产、自主管理,按每户管理经营2亩计算,可实现2500余户搬迁群众户均至少有4万余元的收入。第三笔收入是资产托管收益。基地通过资产托管,每年可实现经营收益2000余万元,80%用于公益性岗位,可提供公益岗位1700余个;20%用于补贴安置区“爱心超市”,引导搬迁群众以劳动换薪酬,以积分换物资,激发内生动力。

此外,围绕以产业稳定就业,云南中烟还做了大量探索尝试。

——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助力农户增收。基地覆盖4652户农户,每年地租收入1000余万元,户均可获得地租收入千余元。

——农家肥销售增收。基地可带动当地农家肥销售3万余吨,每吨300元,销售收入900余万元。

——育苗区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蔬菜种苗1.5亿株,建设订单生产基地5000亩,带动农户实现收入1亿元。冷链物流园区建成后,保鲜存储能力将达到30万吨,每天可配送和外运农产品1500吨,既可解决基地流通问题,又可补齐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在产业帮扶过程中,云南中烟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帮助建设覆盖面广的产业项目,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杜星霖 代龙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