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海洋+文化”这张牌,赋予城区发展新抓手

打好“海洋+文化”这张牌,赋予城区发展新抓手

打好“海洋+文化”这张牌,赋予城区发展新抓手

美丽的大鹏半岛拥有128公里海岸线。 资料图片

为大海写一首诗,乘帆船出行迎接新年第一缕太阳,舞起三百年前就有的鱼灯,找寻失传已久的海胆粽,伴着海风听着音乐跳起摇摆舞……这是越来越有趣的深圳,在找寻拥抱海洋、拥抱文化的方式。 近年来,“海洋+文化”这对黄金组合越来越多地被深圳拥有海洋资源的城区所青睐。

和过去谈及海洋多涉及经济范畴相比,深圳滨海城区开始更多地思考,除了直观的经济效益,海洋还能够给区域文化生态带来什么,给每一个深圳人带来怎样的人文滋养?

主题切入

面朝大海,文化找到了延伸的依托

今年,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当天,2022深圳海洋诗歌季正式拉开序幕,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包括郎朗、邓亚萍、张艺兴、张震作为推广大使,向世界发出邀请:来深圳盐田的海边写诗吧。

海洋诗歌季和盐田区是非常有“cp”感的一对。盐田区位于深圳东部、大鹏湾畔,依山面海。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单一港口盐田港,有绵延19.5公里的海滨栈道。本次活动以“面朝大海,心向未来”为主题,以诗歌为载体,依托全民写诗、诗歌漫游城市、海边诗歌论坛与音乐会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展示盐田的海洋文化魅力。不难看出,这并不是单纯宣传“海洋文化”的活动,而是更趋近于如今互联网的双向赋能。

展开全文

打好文化这张牌是各个城区都在做的事,但是将海洋资源与文化推广结合,立即就显现出优势:一方面,海洋的气质本身就是艺术的、复杂、包容的,它与文化可兼容,可互相提升。另一方面,文化会给海洋资源带来更加深入人心的烙印,文化是宽泛的、多元的,想要找到突破口与抓手是各区都在思考的问题。

同样拥有优越海洋资源的大鹏新区也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尝试。在有着600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历经176年岁月的赖氏书房内,坐落着全国首个以自然童书为主题的少年儿童自然阅读和生态教育空间——大鹏自然童书馆,馆内设有海洋主题空间,立体的体验场景展示海浪和海洋生物,《海错图》活动坐垫更为沉浸式学习海洋文化平添乐趣。而在不远处的“大鹏所城海防博物馆”,则展示着所城近代以来抵御侵略的海防文化历史。

图书是不错的文化媒介,盐田区在今年推出了首届海洋图书奖,精选88本图书,并且邀请大众网上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的海洋图书奖获得者。大鹏新区则打造了“大鹏自然童书奖”“大鹏生态文学奖”两个生态文化品牌,并挂牌了全国首家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去年,第四届“大鹏自然童书奖”围绕“蓝色阅读,探索海洋”展开海洋主题的自然童书评选,受到广泛好评。“大鹏生态文学奖”也在同年获评第六批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

当前,盐田区坚持深入推进产业兴盐和创新驱动战略,全力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文化建设是一门必修课。今年1月,《盐田区文化体育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正式发布。盐田将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文体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质量,全力推动文体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展示“湾区核心枢纽,品质发展标杆”的新实践、新样板、新风貌。看看盐田在2022年的“文化待办清单”就会发现,不少有魅力的海洋文化项目都非常值得期待,包括梅沙湾简单生活节、黄金海岸旅游节、深圳海洋诗歌季、海洋文化论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合唱节等,这样的活动对于传播城区品牌,塑造多元活力的国际化滨海都市形象势必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孕育发展

与海洋结合,文化有了更鲜活的面貌

一个周六的下午,一群装扮“复古”的都市男女,提着音响,伴着“恰恰恰”的查理舞曲,在溪涌海边肆意地跳着摇摆舞。前一周,这里才刚刚举办家庭帆船赛,夺冠家庭是一家四口。再往前推,深圳工人疗休养院(溪涌度假村)曾经策划出农历新年号召帆船爱好者出海航行去拜年,让人感慨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活动是多么鲜活生动,具有吸引力。赵霞是海阔集团总经理、深圳疗休养院总经理,并且还是龙岗政协常委。她告诉南都记者,团队一直在致力寻找和策划有趣的文化活动,从海洋的角度去吸引深圳人关注生活、关注海洋、关注文化。

帆船讲解、水下无人机讲解、参观海洋牧场……6月11日至12日,在大鹏新区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展示厅,不少萌娃化身小小“海洋探险家”,开启一场奇趣的海洋探索之旅。现场,他们近距离观察鱼类、活体珊瑚和海洋工程实物展品,解锁认识海洋的正确方式,“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动的热情持续点燃。在有着128公里海岸线的大鹏半岛,海洋文化孕育发展于此,并与大鹏新区聚焦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相得益彰。走在大鹏的街头巷尾不难发现,具有海洋特色的标识随处可见。如早前试开放的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罗香园段海堤空间,沿途设有“大鹏半岛常见的海胆”等海洋主题科普展板,市民在游园看海时就能增进对海洋的了解。

从海洋的角度出发去挖掘文化魅力,还有哪些鲜活的途径?东部城区不约而同地发现海滨民俗这个巨大的宝库。例如盐田区一直强化非遗文化保护的传承和利用,持续做好鱼灯舞、疍家婚俗等非遗文化传承工作,谋划申报国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持续办好沙头角鱼灯节、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引进顶尖团队对沙头角鱼灯舞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打造独具盐田特色的“深圳礼品”。

而海洋文化的符号,也誊写进大鹏群众的饮食和生活记忆里。目前,大鹏新区已成功推动“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东山渔歌”和“南澳海胆粽”3个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五批深圳市级非遗,用古法技艺留存的大海味道,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而这些具备大鹏海洋特色的文化,也逐步得到重视与发扬。

海洋+文化,正是城区所需要的软实力

海洋+文化带来的软实力提升,盐田的网红图书馆就是典型案例。灯塔、邂逅、遇见、听海……一座座滨海而建的智慧书房不仅为盐田增添了诗情画意,更成为城区“引流”和助推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事实上,所谓盐田的“网红气质”,就是“海洋+文化”所调动的大众积极性,人们爱这样的组合,并由衷地发出赞美。“自带流量”的盐田,旅游已成为了该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盐田区旅游共接待总人数114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12亿元,同比增长36.1%。

日前,《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深圳海洋博物馆、咸头岭遗址公园保护工程、大鹏所城等大鹏元素频频被提及,明确将依托深圳海洋博物馆打造海洋文化旅游“打卡地”;鼓励深圳天文台等创建国家科技旅游基地,将深圳天文台、深圳海洋博物馆等科技文化设施串联成“科技+旅游”精品线路。由此可见,大鹏山海文旅IP要持续焕发新活力,离不开对海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6月15日,深圳发布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体旅游行业发展的通知,鼓励广大市民走出户外,支持社区组织健身、露营等活动,鼓励学校组织集体旅行或家庭亲子旅行等活动,有序恢复跨省游。深圳人抑或周边区域的游客,也将是“海洋+文化”的目标客体,期待深圳的独特模式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于长江:

“走入”海洋,才能发现并孕育出更有力量的文化作品

海洋是包容而博大的,海洋所折射的文化既带有宏大、苍劲的感性气质,也是科学理性的,要求人们正视现状勇于面对。从这个角度看,从海洋角度去寻求和创造文化,值得提倡,也与深圳的城市气质相吻合,我相信这也是多年来深圳政府一直持续致力打造海洋城市文化的原因。

但是大海不仅需要被远远欣赏,还需要人们走入海洋,更深入地去探究,才有可能发现并孕育出更有力量的文化作品。如果各滨海城区希望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去创造更多独特的内容,那么应该多关注靠海为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理念、文化自带能量;尤其是和海洋相关的民俗文化不应该被忽视,比如疍家文化、盐田的鱼灯。当海洋对深圳人来说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才有可能真正从中去创造闪耀的文化,而不仅仅只是用海洋作为由头,浅尝辄止。

采写:南都记者 谢宇野 陈杏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