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女人佩戴的耳环,有几千多年的历史了,原始人类已经有了把耳朵穿孔戴耳饰的习惯。最早耳上有穿孔的人是甘肃天水柴家坪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有耳孔的陶塑人,距今已有5000年。这种饰品,最初叫“珰”,东汉刘熙《释名》中就说道:“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

但是,耳环、耳坠,这些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早,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都以“珰”来指耳垂上的饰物。不过,这种饰物却是很早就得了人们的喜爱,《诗经·国风·鄘风》有首《君子偕老》,就写道“玉之瑱也”,就是说:宣姜戴着一副玉耳坠。可见,那时的人们就以这种耳饰为美。

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那么,耳环最初的来源就是“扮美”么?

按照现在民间的说法,是表示要时常回家走动走动。这当然是根据这“耳环”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的,不过,它在古时并不是这种叫法,所以,应该是有其它的含义。东汉刘释在《释名》中对“珰”做了一番介绍,认为:其来自蛮夷,传进中原后,深得大家的喜欢,于是,就成了一种常见的饰品。

而且,古时男人也是会戴“耳环”的,《诗经·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迎亲的男人如此装扮自己,可见,当时就是认为这样的打扮很好看。

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展开全文

根据《留青日札》的说法,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妻子会趁着丈夫熟睡时,偷偷和相好的见面,所有,为了杜绝这种情况,丈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妻子的耳垂穿出一孔,然后,扣上两个金属的圆环,一旦有动静,这耳环就会发出声音,于是,就能防范妻子有二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女子观念奔放,若是看着有陌生男人,就会热情相邀到家中,第二天一早男子离开时,就会按照惯用做法,送给女子一只耳环,一是留作纪念,二是某种答谢的意思。在当时,若是女子耳朵上的耳环越多,就说明她很有魅力。

这第二种说法应该是带有了很古老的时代背景,在很久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在很多事情上都享有极高的决定权,包括自己的婚姻。在这里的“耳环”也许“纪念”的意义更重些,也是作为某个重大事件的“记录”罢了。

至于第一种说法,就有点牵强了,因为,耳环出现的时间,是要早于这种说法太多年,这大概是受了某种做法的影响。就算这种说法是真,如果,一个女子真的想私会情郎,找个什么东西将这两个金属环绑住,还能发出声音么?所以呢,很多说法往往都是说给那些愿意相信的人听的。

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当然,除了以上的两种说法,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

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使其成为了高贵身份的象征。

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话说,汉朝有“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唐朝有“明月与作耳边珰”(《大堤曲》),宋朝有“两耳炫濯垂珠珰”(《纪梦曲》),甚至于,一直到了清朝,这种漂亮的耳饰,都是称为“珰”或者“珥”的。虽然,这种饰物在大家眼中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在情人眼中,它还是另有深意的。

《洛神赋》中虚构了曹植和洛神的一段爱恋,“献江南之明珰”,他和洛神分开时,对方给了他一个“珰”以做纪念。对于情侣而言,这时常坠于耳边的耳环,应该更会让对方想起自己,忆起那相处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真正是见物如见人呀。

红楼梦里对女孩子的描述更为细致,自然也少不了这耳环了。但是,和前人不同,书中的耳环真的就只是个“衬托”作用。比如说那个芳官,右耳和左耳还不一致,左耳很是显眼的大坠子,有白果那么大,而右耳朵上则是一个不显眼的小玉塞子,只有米粒般大小。

这种不对称的装扮,让女孩子看上去不但肤色好看,而且,眼神清亮。可见,古人在装扮上还真是下了功夫的,懂得如何运用饰品的颜色和大小来修饰自己,相较于现在一些女孩的妆容,要精致的多。

原创             你知道“耳环”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男子竟用此物来防范女人

一副小耳坠在动静间,就给女孩子们平添了很多妩媚,不过,由于耳垂还是属于比较敏感的部位,就决定了并非所有女孩子都适合戴耳环。而且,现在耳环的材质很多,很多使用不当,就会引起过敏或者其它的不良反应,在美和健康之间,我们还是得认真斟酌下。

当然,关于耳环还有很多其它的说法,不管起源如何,最后,它都成了今人们接受度很高的饰品之一,而且,在式样上也是变化多样,可见,人们对事物的接受,更愿意从美好的一面去解读,也许它的起源很有些“说法”。但是,在时间的变迁中,这些都被慢慢洗去,留下的就剩下这晃于耳边的坠子了。

在如今现代人的装扮饰品中,从古流传至今的并不多了,耳环就是其中之一。这也许就如某些大家所说:饰品无需大,只要装点的恰到好处就是真正的美,而外形可千变万化的耳环,还就能因人而异,从而,衬托出一个人的娇柔艳丽之色。

参考资料:

【《诗经·国风·鄘风》、《诗经·齐风·著》、《孔雀东南飞》、《留青日札》、《大堤曲》、《纪梦曲》、《洛神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