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作为教师的杨秀勇,还有一个身份——“观鸟者”。从2018年开始,他每周都要在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里蹲点,用手机、相机、笔记本,记录每一位“空中来客”的影迹,风雨无阻。

为什么选择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观鸟之地?杨秀勇的答案很简单,“这里的鸟类越来越多,何必再舍近求远呢。”

鸟类选择在此集聚,是对生态改善的认可。

近年来,重庆市梁平区坚持“全域治水·湿地润城”,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目标,构建“推窗见湿,处处见湿”的良好生态格局。守护城市绿色本底,梁平区的生态故事,还得从一株荇菜、一群候鸟、一块湿地讲起。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三峡风景眼、重庆生态湖”双桂湖。熊伟 摄

一株荇菜

串联整个生态系统

荇菜,有类似荷叶的微型叶片,上面支起拇指大小的黄色花朵。每年3月到11月,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湖泊中,成片的荇菜花缀满湖面。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展开全文

荇菜花开。余先怀 摄

5月下旬,春光不晚,夏暑未至,半湖都是明媚的嫩黄。

“这就是荇菜,它可是个宝贝。”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科研宣教科科长余先怀介绍,这种植物对水质挑剔,光干净不够,还需要富含满足生长需求的微量元素;对水深挑剔,太深难以扎根,太浅不利于生长;花期长,四季皆开放。

正是这些特点,让荇菜成为众人眼中的宝贝。它是水质的“检测员”,能动态说明水质是否清洁,根系连接水中土壤,能为鱼类繁殖提供依附,叶片能为鱼类提供庇护,同时,也能为鸟类提供食物。

一株荇菜不仅串联了整个生态系统,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清晨迎朝阳盛开,是湿地公园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价值如此高的荇菜,以前却不被重视。“我们一开始也不懂,还以为荇菜是杂草,还会定期清除。”余先怀说,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大家对环保的理解有了提升,这才发现“宝贝”就在身边。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荇菜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扎根。余先怀 摄

此后,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原本不成规模的荇菜,在双桂湖繁衍生息。

“为了给荇菜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首先就是对湿地公园中的水文进行修复。”余先怀介绍,湿地中的生物沟、雨水花园、生境塘、梯级小微湿地等生态屏障,能对雨水层层净化,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同时,梁平区以保护源头为本,治、净、护为措,全面治水,布设13公里环湖雨污管网,实施雨污分流,禁止传统散放养殖,鼓励有机生态种植,降低湖水富集营养,对双桂湖22.88平方公里集雨面内山体、荒地等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

源头有保障、内部有管护,梁平让荇菜成群盛放。如今,清晨漫步双桂湖,一湖青绿点缀明黄,阳光铺洒,风景美不胜收。

一群候鸟

成为城市“新居民”

以荇菜为圆心,以水流为半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育出一大片青翠。在青翠中,杨秀勇开始了记录工作,“不论刮风下雨,周末都要来记录,假期基本都扎在这,尤其是寒假期间,鸟儿特别多,看都看不赢。”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杨秀勇进行记录工作。余先怀 摄

翻看杨秀勇的微信朋友圈,清一色的观鸟图,随便打开一张,他都能叫出名字,“种类、种群、数量,这些都是我要记录的项目,现在湿地公园的鸟类越来越多,工作量也变大了。”

说话间,杨秀勇接到余先怀的电话,“我们发现斑嘴鸭了,你赶快来看看。”

“几只,是去年过冬没走留下来的种群吗?”

“目前有6只,还不确定。”

经过核实,是去年过冬后留下的种群,在清点完数量、拍照记录完后,杨秀勇感慨:“候鸟能留下来,说明咱们湿地公园的发展有成效,动物可不会说谎。”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青脚鹬在小微湿地里觅食。余先怀 摄

候鸟飞来,成了城市的“新居民”。据统计,目前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210种,包括青头潜鸭、棉凫、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冬季,上万只雁鸭类候鸟,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等珍稀濒危物种,都会来此越冬栖息。

湿地公园坚持近自然修复,划定生态保育范围,设置无人区,保护曲美岸线,营造北动南静,还原一湖碧水,生物多样性得到大幅提升。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唐宏表示,经过数年来的不断努力,湿地公园与湖周山地水源涵养林、山坪塘、小微湿地和相连的河溪沟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功能连续的城市湿地连绵体,构筑成梁平城市生态屏障,成为众多生物,尤其是候鸟的“天堂”。

一块湿地

市民共享生态红利

唐宏见证了从人工水库到湿地公园的改变,“这一路走来,可不容易。这是位于城市中心的湿地,修复、建立、保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没有经验,我们团队就四处学习,最后我们确定了‘四保’方案,也得到了梁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唐宏介绍,“四保”的核心是为呈现双桂湖原生形态:

● 保留双桂湖周边林盘群落,保护曲美岸线;

● 保留湖泊水陆交替空间带、山地自然地貌,使田园风光再现;

● 保护野生动植物,划定生态保育区,建立无人区,营建动物自然栖居地和鸟类迁徙通道;

● 保留原生态,坚持自然修复,让双桂湖北动南静,复原自然生态风貌。

水是湿地的灵魂,就先从“水”干起。

在湖岸,工作人员采用“小微湿地+”模式,通过建设泡泡湿地、生物沟、雨水花园、梯级小微湿地、竹林小微湿地、稻田湿地等,打造环湖小微湿地群和带状城市小微湿地群近万亩,吸纳、净化地表径流,拦截乡村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入湖水质净化提升。“通过小微湿地修复保护,双桂湖水质由劣Ⅳ类达到Ⅲ类标准。”

秀美环境得来不易,“巡查的时候,如果看到有人践踏草坪,我都十分生气,破坏时,一分钟足矣,要修复,可要花数十倍、数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我看着这片湿地成长,它是我们梁平的骄傲,绝不允许恶意破坏。”唐宏说。

区县头条丨梁平:一块湿地绘就城市发展生态底色

市民漫步湿地公园。余先怀 摄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公园,也让广大市民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工作人员把“课堂”搬进湿地公园,建立了三峡竹博馆、荇菜长廊、宣教中心等10余个室内外宣教场所,联合创办了长江三峡自然教育学校等2所湿地自然学校,编制并开设了包括农耕体验课在内的6门自然教育课程,去年至今,来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人次累计达到30万。

如今,漫步在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中,远处的青山、房屋和湖泊融为一体,日出日落,市民慢跑、休闲,共享生态红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梁平大地上铺展,一块湿地绘就出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底色。

防控小贴士

做好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请适龄、无禁忌症人群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尽快接种“加强针”

大家都在看

2022年6月3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早生活】今日端午,祝你安康

重庆疾控:无新增排查地区和交通工具

来源:重庆发布 人民网重庆频道

记者:黄亚辉

编辑:王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