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退市,千亿泛海系逐步解体,71岁卢志强还能翻身吗


泛海控股退市,千亿泛海系逐步解体,71岁卢志强还能翻身吗

时光流转,财富更迭。曾经坐拥至少4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千亿“泛海系”,正一步步分崩离析。

而一度出手帮助柳传志完成联想MBO,助力王健林的万达实现港股敲钟的卢志强,这一次,自己能够走出泥潭么?

泛海控股退市,千亿泛海系逐步解体,71岁卢志强还能翻身吗

时光流转,财富更迭。曾经坐拥至少4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千亿“泛海系”,正一步步分崩离析。

而一度出手帮助柳传志完成联想MBO,助力王健林的万达实现港股敲钟的卢志强,这一次,自己能够走出泥潭么?

泛海控股面值退市,预重整宣告失败

2023年12月28日,泛海控股(*ST泛海,000046.SZ)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触发面值退市。

作为“泛海系”的核心平台,泛海控股前身可以追溯到1995年。彼时,山东泛海集团公司、山东泛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控股公司等九家知名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光彩事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光彩事业投资”),其中两家泛海公司占股比例达91.7%。

展开全文

1998年10月,光彩事业投资成功借壳南油物业,完成上市,此后陆续改名“光彩建设”“泛海建设”“泛海控股”。

泛海控股的主营业务一直以高端楼盘开发建设为主,因此虽入行较早,但规模有限,2014年全年营业收入不过76.16亿元,与动辄数百上千亿的头部同行相比,差距甚大。也正是这一年,泛海控股开始引入“金融、战略投资”两大延伸业务板块,进行业务多元化。

在资本江湖沉浮多年的卢志强,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与强大的人脉资源。其早在1996年,便参与了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发起设立;此后又陆续参与了联想MBO收购、万达商业赴港上市、发起设立亚太再保险、巨人收购Playtika等诸多著名资本运作事件。2020年7月,泛海控股表示斥资40亿元投资了云锋基金。公司以此间接投资了蚂蚁金服。

泛海控股退市,千亿泛海系逐步解体,71岁卢志强还能翻身吗

泛海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卢志强。 图源:公司官网

得益于此,2016年,泛海控股营业收入达到246.7亿元的历史峰值,次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22.81亿元,同样来到历史高点。

然而“成败萧何”。2020年,泛海控股旗下民生信托成为“武汉金凰80吨假黄金”黑天鹅事件最大受害方,投资金额超40亿元。而随着地产行业遇冷,民生信托投资的阳光城、新华联、荣盛地产、佳兆业等公司相继出险,再加上踩中凯迪生态、汇源果汁等大雷……

2020年至2022年,泛海控股扣非净利润分别巨亏40.75亿元、99.24亿元、45.75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亏损21.19亿元。

与此同时,泛海控股股价暴跌,2023年4月,就曾一度跌破1元/股。不过彼时,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及多位董监高人士发布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分别为0.5亿元至1亿元,0.3亿元至0.4亿元,股价出现反弹。最终,后者增持0.38亿元,完成承诺目标,前者因“受自身资金压力及融资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仅增持0.07亿元。

2023年11月20日,泛海控股股价再度跌破1元,这一次,反转没有发生。

泛海控股退市,千亿泛海系逐步解体,71岁卢志强还能翻身吗

泛海控股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股价,触发面值退市,目前停留在0.38元。

去年4月,泛海控股还曾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这也是近年多家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获得重生的重要途径。但在2023年12月21日,债权人撤回重整申请。

家上市平台逐步丢失

泛海控股退市已成定局,而“泛海系”正在丢失的上市平台,不止于此。

2009年,泛海控股拿下健特生物(000416.SZ)22.56%股权,将之更名为民生控股(*ST民控,000416.SZ),并以此布局典当、期货、保险、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民生控股的发展一直欠佳,2017年开始,营业收始终未达到1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仅为0.19亿元,扣非净利润却亏损0.26亿元,2023年4月26日,公司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02亿元,退市风险尚不能完全排除。

除了A股外,“泛海系”还拥有中国通海金融(0952.HK)、中泛控股(0715.HK)两家港股上市平台。其中,前者因泛海控股国际金融境外融资到期未能偿还、抵押资产被债权人处置,2023年初控股权被转让给了华新通有限公司(下称“华新通”),7月,中国通海金融更名为“华富建业金融”。

具体来看,2018年12月,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泛海控股国际金融,向“Spring Progress Investment Solutions Limited”(下称“SPIS公司”)发行了不多于11亿港元的票据,并以持有的中国通海金融股票等作为抵押物,到期后,该票据中的7.84亿港元本金及6827万港元利息权益被转让给华新通,最终以股抵债。且因为中国通海金融股价不振,该次交易使泛海控股出现了32.44亿港元(折约27.8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至于中泛控股,主营业务为海外房地产开发及海外能源电力开发,地产项目位于美国纽约、洛杉矶、夏威夷等。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至2022年,中泛控股营业收入分别为0.84亿元、0.91亿元、0.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7.79亿元、43.82亿元、21.62亿元。

2024年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接获香港高等法院的清盘令,由此进入清盘程序。

民生证券易主,全金融牌照成幻影

“泛海系”一度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全金融牌照的民营资本系族,如今,其核心金融资产正被一步步变卖、剥离。

第二部分所提中国通海金融(0952.HK),正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金融服务机构,主要业务包括证券经纪业务、利息收入业务、企业融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及其他业务,本是“泛海系”海外金融版图重要载体。

此外,2023年3月15日,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拿下民生证券19.21%股份,取代民生控股成为新的实控人,2023年12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民生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的批复》,核准了上述交易,同时要求民生证券“切实做好与国联证券的风险隔离”,并“会同国联证券、国联集团按照报送我会的初步整合方案确定的方向、时间表,稳妥有序推进你公司与国联证券的整合工作。”

与频频踩雷的民生信托不同,民生证券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5.32亿元,同比下降46.43%;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82.76%,虽然业绩下滑明显,但各项业务运行相对稳健,核心竞争力仍在,尚属“泛海系”内相对的优质资产。特别是其投行业务,报告期内IPO过会项目26家,位列行业第六;股票主承销收入排名行业第七;可转债业务发展迅速,承销金额行业排名同比提升16位。2023年前三季度,民生证券IPO过会18家,行业排名第三;发行上市19家,行业排名第四……

民生信托亦在与“泛海系”进行切割。2021年8月,洋河股份(002304.SZ)从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泛海系”旗下)接手民生信托5.94%股份,2023年7月,民生信托又一纸诉状将控股方泛海控股告上法庭,体现其“独立性”。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信托虽然近年业绩欠佳、净资产缩水,但基于信托牌照的稀缺性,未必缺乏潜在买家。

复盘泛海起落之路,精准踩中房地产、金融行业多个风口,并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泰山会”大佬卢志强,面对地产业调整,金融投资频频踩坑,武汉金凰离奇暴雷、蚂蚁金服上市搁浅等一系列事件时,会不会感叹一句“终究时势造英雄”。

南都记者 缪凌云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