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引言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指纹特征,如图案、断点和交叉纹路都有所不同,其实,不止是指纹,每个人的皮肤纹路也有着各自的特征,它们所呈现出的独特性终生都不会改变。正因为如此,指纹成为了人类另一张“名片”。在中国,智能支付所用到的技术就基于这个原理,指纹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指纹技术同样还应用于侦缉破案,这也大大减轻了警方的破案难度。指纹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指纹受损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譬如国家游泳运动员,其指纹在游泳训练中逐渐磨损,出入赛场时就很容易因为指纹的问题而耽搁许久。

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01

先进的指纹技术虽然是现代科技的成果,但是指纹的唯一性,在古代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我们时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古代的刑犯都被要求“画押”,而画押就是将自己的手印或者指纹摁在认罪书上。并且,大多数时候,犯人都是被强制要求这样做——即便是屈打成招,颠倒黑白,也要为被刑事逼供的人强行画押……于是,不少人不禁会想:古代既然没有先进的指纹技术,画押的意义在哪呢?难道说古人也可以根据指纹“顺藤摸瓜”,找到犯人吗?

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画押”起源于宋代。早在宋朝时期,指纹就已经成为了官府断案的重要依据了。一个人的字迹或许可以伪造,但是成功伪造指纹的细节却十分困难。在古人的意识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外人的指纹自然也就不可能和自己一样了。同时,“画押”也是对神明的尊重,古人大多信奉神鬼,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和清白而不惜发毒誓——“言而无信,天打雷劈”。画押便是记录每个人所言所为最有力的证据。所以说,古人之所以“画押”,大多是走一种形式,在封建社会中,没有人敢轻易打破常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质疑“画押”的说服力。我们可以看见古代的各类契约,如房契、地契、卖身契还有一些文书,如认罪书,这些都是要签字画押的。古话说得好——“空口白牙,口说无凭。”但若是看到当事人的指纹或手印,质疑者自然就会乖乖闭嘴。

展开全文

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02

起初,“画押”只是面向不能识字写字的大众,当然,除了摁指纹之外,有的人也会选择在文书上“画十字”,但是“画十字”显然没有直接摁指纹方便。画押的步骤一般是让当事人先蘸红色的印泥,再在文书、契约上摁下手印或指纹。利用这种方法画押之后,指纹和手印清晰度较高,即便是肉眼也能看出每个人手印与指纹的区别。因此,即便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指纹破译技术,在较小的范围内,还是可以一一辨别出指纹主人的身份,但是,在古代,可想而知单单靠指纹比对来辨别犯人是不大可能的,即使在当今,在纵横交错的不同指纹当中,提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也十分困难。在古代,指纹和手印还是更多地被利用在交易、承诺和官府文书之中,至于破案还是十分少见的。

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少见,不等同于不存在。据秦朝的《封珍式·穴盛》一书中就记载:“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肘、手迹、膝、手各处。”这是古代最早的利用指纹等人体特征破案的记录。想必连犯人自己都没能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些身体细节而落入法网罢!我们时常可以在一些警匪纪录片中看到,犯罪嫌疑人总是会小心翼翼地擦去自己的指纹,或者为了不留下蛛丝马迹,直接戴上手套作案,而在古代,谁又能想到官府会以指纹破案呢?

原创             古代又没有“指纹库”,为何很多场合还要“画押”?并非没有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古人虽无法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的指纹技术,但指纹的价值在古代依然有所体现。时至今日,签字画押依然十分流行,而利用指纹“画押”是十分常见的方式之一。小小的指纹,当你摁在各种契约上时,就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法律效应,指纹的广泛利用也无时不刻在告诉每个人要做一位诚实诚信、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文|南書房|杂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