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津终于出手了!

原创             天津终于出手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与此同时,任正非在华为发表的内部信说,全球经济低迷,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一边是炙热的山林之火,一边是寒冷的经济。

大疫三年,老百姓信心严重受挫,消费需求的减少,导致经济市场萧条,哀鸿遍野。

01.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的经济高速增长,到前几年的中速增长,再到现在的中低速增长,举国上下,可以说都缺乏安全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远虑,一样会有近忧!

跟西方发达国家靠科技、文化、农业来实现经济增长不同,在我国,地产行业一直是经济支柱。

财经界叱咤江湖的大佬们,大部分靠房地产起家。虽然许老板、孙老板已相继爆雷,但国家并没有放弃他们,就像自己不成器的儿子,一边骂一边还要救。

上半年,我国各大城市松绑差不多有500次,为什么楼市没有升温呢?

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松绑的城市,基本都是二三四线城市,楼市热度无法从低能级城市向高能级城市传导,所以,这次发大招了。

也就是一线城市不再藏着掖着了,开始逐步松绑。稳楼市已经是眼下最迫切的工作。

原创             天津终于出手了!

展开全文

首先是上海二手房“三价就低”原则松动,接着北京试点60岁以上老人贷款买房,降低首付款比例,还推出了接力贷,广州也开始放宽落户门槛。

但其实,这里面力度最大的还是北京,你想一下,帝都,多少人眼睛盯着这里,结果还是开了口子,首付款比例从6成降到3.5成,而且子女可以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

说明什么问题?救市势在必行了!

如果说北京这是在挠痒痒,那上海可是“真刀真枪”在救市,三价就低原则开始放松,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什么是“三价就低”,我们通俗解释一下:

是不是熟悉的配方,这个跟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州也开始放大招,推出本科落户“零门槛”,之前本科落户广州,是有社保年限要求的。现在呢,只要你是本科,只要你在广州有参保纪录就可以落户。

只要你拿到广州户籍,你就可以在限购区买一套房。瞧瞧,人家广州就是实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先后出手,天津岂会按兵不动?

内容比较啰嗦,网友简单总结了几句话,一目了然:

天津无房,结清贷款,首付3成。

天津有房,结清贷款,首付4成。

天津有房,未结清贷款,首付4成。

外地有房,结清贷款,首付3成。

外地无房,结清贷款,首付3成。

外地有房,未结清贷款,首付4成。

而全国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座城市,近300条不同程度和风格的调控放松政策出台了。

三孩家庭奖励一张房票,

租出房子可以腾出一个购房名额,

满五年的房子不占购房指标,

……

全国救市潮,波涛汹涌。

02.

而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太大了,房地产行业不能出问题,也许这是所谓“救市”政策出炉的背景。

其实这个政策,我不认为是所谓“救市”,只是对处在困难和危机中的房地产行业雪中送炭。

个人认为靠楼市回暖来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寒冬,可能会有短暂效果,但是治标不治本。

毕竟现在老百姓的钱包已经空空如也,没有钱,大面积失业,又不敢负债。有多少人敢买房?

买房,就代表着成为韭菜,被更大的资本收割。

市场不接受、人心在恐惧、信心已崩塌。

前不久,在五道口经济学家论坛上,有北大教授直言不讳地说:不惜代价救经济,给老百姓发钱!

原创             天津终于出手了!

紧跟着,央行下调了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下限。

金融政策,已经不惜经济继续下行的代价,尽可能地倾斜刚需。但是这类群体,手里没有多少余粮,更没有逆周期买房的意识,这就会导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刚需依旧是“非暴力不贷款”。

当时的目的很明确:提振地产市场信心。

其实国家一直不想过于依赖房地产,“两条红线”、“禁止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房产税试点扩大”……都是这几年希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举措。

为什么要对房地产频频救市?因为除了房地产,其他行业都扛不起稳定经济的大旗。

我们也明白科技可以强国,可是高科技产业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快,资本投入大,经营风险大,没有哪一家高科技公司敢说自己能够存在5年,没有哪一个新兴产业敢说自己能够存在10年。

老百姓不大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房地产行业缔造了很多暴富神话。房价火箭似的上涨,普通老百姓穷其一生为一套房而“俯首甘为孺子牛”。

可是房地产却是支柱产业,能够有效拉动上下游众多产业,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能够创造了大量的GDP和就业岗位,能够促进各行各业良性循环……

如果房地产熄火了,大家都不买房,上下游需求萎缩,经济停滞不前,企业降薪裁员,普通人大量失业,社会陷入需求萎缩和通货紧缩。

03.

从经济发展来讲,我们需要房地产。从个人生活、幸福指数来说,我们又质疑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房价,掏空了钱包,还背上了巨额负债。

马克思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国古人说,有阴必有阳,没有完美的事情。

只不过,在这个节点,这个时代中,有人恰好就是被牺牲者,另一些人是受益者,这种强烈的反差在当下被拉得很大。

昨天,有朋友问我:现在大家怎么这么卷?

我想,客观原因是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主观上可能是我们刻入骨头的“翻身把歌唱”的渴望。

在古代,求取功名才是老百姓改换门庭的唯一途径,读书人挤破头去考功名,商人有了钱也要捐一个功名,拼了命把自己的社会等级提升上去。

现在,笑贫不笑娼,欺穷欺弱不欺有钱人。所以,大家想着法赚钱。有了钱,才有社会地位,才能突破阶层,真正把头抬起来。

而房地产,在过去20多年中,就是那个可以让普通人把头抬起来,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财政收入,让城市面貌得到快速更新的,多方共赢的工具。

主要矛盾只是,房价涨幅过快,以及自己是先上车还是后上车,上不上得去车的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刚性需求(包括刚性改善)不能被满足,房地产的两面性就会反转,从一个财政问题、经济问题,变成了民生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过去太穷了。

地方政府要利用好每一份收入去发展城市,个人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走上致富列车。

地方政府和个人手里可用的“致富”工具真不多,房地产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它和古代的科举,并没有什么不同。

特别是漂在北京、天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买了房才有面子,才有配偶权和生育权。是一个标准化的衡量个人价值的商品。

试问还有哪个行业能让居民这么痛快地掏钱、贷款加杠杆,然后闷着头去加班赚钱还贷。

房地产行业低迷,大家都开始存钱了,放贷业务受到影响,银行又傻眼了。

没办法,明知道镰刀已扬起。也只能低下头来心甘情愿做韭菜,求卷得卷!

只是回顾我们历史的更迭,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们从未从历史中总结教训、规避轮回,一切都是周而复始。

这一轮的地产调控,能不能避免走出一个坑,又掉进另一个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