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成本要一降再降,意味着什么?

城投融资“卷起来”了:近日,江苏两地发文,将融资成本压降至6%以下、江苏再强调-新官理旧账,强化城投债务化解!近年来,城投的融资成本就像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01

各地融资成本一降再降

这不是第一次江苏降低融资成本上限,自2020年起,江苏省多市就开始将城投融资成本限制在8%以内,部分地区要求利率压降在10%以内。

在今年二月份,江苏省会南京发布的《2023年预算报告》中显示,南京全市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平均年息已降至4.41%,接近五年期LPR为省内最低,并划定了增量经营性债务成本上限,市本级5%以上高成本隐性债务已全部置换完毕,严格财务费用合同管理,防范违规隐匿成本。

除江苏之外还有多个地区专门发文要求压降融资成本,例如湖南韶山印发的文件中提到要守住“不爆雷、不断链、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底线,力争2023年全市中长期债务资金占比达到90%以上,综合利率降到4%以下,基本缓解流动性紧张状况。

努力压降城投融资成本的地区还有长沙,2022年12月,长沙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担保管理的通知》,提到:非经市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8%(含);

融资成本要一降再降,意味着什么?

不过,虽然表态了要压降成本,实际上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说,需要多久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其实仍是未知数。

比如西南某网红省之一,去年1月该省国资委就发文要求过省内所有国企融资成本不得超8%,随后该省某网红市国资委又跟进明确国资委监管企业融资成本不得超8%,并强调在举债融资时需主动声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所举借债务是企业债务,政府不承担偿债责任。再比如西南另一个网红省,早在2020年就发布过类似文件,要求所有省属国企必须严控新增债务,所有高于6.5%利率的债务,特别是大于7%的必须“千方百计换掉,并严禁再有类似”。

2022年,遵义市国资委印发《遵义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到“非经市国资委批准,国资委监管的企业融资成本不得超过8%”。

展开全文

自2022年上半年,城投债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发行利率和发行利差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今年年初至今,城投债融资成本整体出现小幅下降趋势。

融资成本要一降再降,意味着什么?

本期城投债发行成本较2月末小幅下降,整体发行票面利率中枢为4.42%,环比下行14bp。其中高评级AAA级主体城投债发行成本降幅明显,其余各评级下降后略有回升,但整体仍呈下降趋势。

02

降低融资成本,保证资金安全

在后续融资中降低融资成本,对城投债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江苏省千家城投近万笔融资的现状,要通过置换等方式将所有这些产品的融资成本都压降至6%以下是个大工程,铺展开也需要一段时间。

2022年底,以中债估值为基准,收益率超过10%的城投债还超过5000亿,现在只有3800亿。而如果以15%收益率为界,目前全市场收益率超过15%的城投债只有不到1000亿了,市场对城投的信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市场正在逐步消灭15%以上收益率的城投债!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是供应,一个是需求。

从供应来看,我们可以明确,一个在二级市场收益率超过10%的城投平台,已经很难在一级市场发行债券了,即使是发行,那付出的成本也高得难以想象,这在各地考核融资成本的今天,再次发行债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随着高收益城投债的逐步到期,存量的高收益城投债从规模上是萎缩的。

从需求上看,自2022年以来,高收益债券的私募已经成为收益最高的产品之一,市场需求非常大。据说现在某以量化指增为主要方向的百亿私募,都在发行高收益债券的私募基金,所以高收益城投债的买盘是非常强劲的。

同时,2023年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出台了大量政策,2023年发生城投债实质性违约的概率几乎为0。供应逐步减少,而需求十分强劲,高收益城投债出现资产荒。

融资成本要一降再降,意味着什么?

尽管市场对于城投平台庞大的债务总量仍然心有余悸,同时针对地方政府逐步下降的土地出让金和地方财政收入,市场担心某些区域会出现偿债风险,也就是说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的可能。但地方政府仍然在坚持这么做,说明降低融资成本可以有效减轻地方债务压力、提升城投平台的盈利能力,可以在保证资金安全调度的基础上以低成本融资项目置换存量高成本融资项目,也为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提供必要资金保障。这也意味着高收益城投债必将面临资产荒的趋势。

不仅如此,市场利率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城投债选择提前兑付,究其背后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市场利率下行,发行人找到更加有利的融资渠道,因而希望通过提前兑付置换掉成本较高的债券。

总之,城投平台综合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融资得到规范、地方融资环境改善,多地超额完成隐债化解任务,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大家的资金安全,对于债券发行方和投资人来说都是不小的利好,不过也告诉我们,现在能拿到的收益,确实需要我们去珍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