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咨询合伙人武建勇:提振消费信心,助力消费潜能释放

4月15日,为期6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落下帷幕。本届消博会参展品牌数、新品发布数、总进场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创新高,彰显了中国消费市场的生机活力和巨大潜力。

致同咨询合伙人武建勇:提振消费信心,助力消费潜能释放

致同咨询零售与快消行业领导合伙人、企业并购与融资业务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消费领域的国际盛会,消博会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2021年首届消博会举办以来,消博会的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消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政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国际企业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国内消费市场现复苏迹象

武建勇表示,过去几年,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等因素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观。疫情期间,居民防风险意识提升,预防性储蓄上升。当前,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回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

武建勇认为,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前期积累的部分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支出。总体来看,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金融支持消费需从供需两端发力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从地方两会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多地将促消费作为2023年经济稳增长的抓手之一。

武建勇表示,在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发展方面,金融要在需求端与供给端同时发力。从需求端来看,如何将居民收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日常消费,是消费市场快速恢复的关键。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在产品的设计上更加贴合消费场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增加消费助推产品对消费人群的覆盖面,加快释放全民消费需求。从供给侧来看,消费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不利影响,金融机构应加快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实体企业恢复活力。

目前来看,大力推动线下服务消费(旅游、餐饮、住宿、夜间经济等)与大宗消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是促消费政策的两大主线。武建勇认为,金融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关键是要提高金融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触达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行业应加强渠道建设,通过完善手机银行功能、搭建消费服务平台等方式,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消费场景中去,以优化用户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