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给企业的信心

投资,投的是信心。

预期乐观、信心充足,才敢于扩大投资,反之则不然。过去的一年,青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于GDP3.9%的同比增长率,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高达15.6%。

青岛给企业的信心

2023年一开年,多个项目快速推进,这其中有政府强力推动的因素,但也彰显出企业和资本加注青岛的意愿,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预期。

那么,是谁给了青岛企业信心,让企业家们敢于不断地在这片蓝天绿树覆盖、红瓦碧海环绕的土地上投下面向未来的宏愿与期望呢?

有信心,是因为有后盾“撑腰”。

作为坚强后盾为企业撑腰的,是青岛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就在不久前的2月4日召开的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制定支持政策;要抓紧抓实政策落地兑现,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政策红利。从去年疫情期间连续出台的“稳增长89条”、“稳中求进”16条新政、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0条金融措施,到今年1月印发的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助力企业走出疫情阴霾的同时,也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有信心,是因为有能力傍身。

这样的能力,体现在宏观上,就是青岛傲人且雄厚的制造业家底——青岛以制造业起家,并曾创造过“上青天”的辉煌,拥有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构建起了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齐全的门类、完备的结构,不仅让企业的创新创造有强劲的支撑,也让聚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核聚变”般的能量爆发成为可能。于一个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积累起宝贵的经验、规模、技术、创新等优势,加之开放基因带来的国际视野,能让企业快速成长。

青岛给企业的信心

展开全文

有信心,是因为有让企业和企业家如鱼得水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第一方阵持续进位争先,成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城市典范——这是青岛在去年8月发布的《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提出的目标,相应地还同时推出了100条改革硬举措。

实际上,针对营商环境提升,近几年,青岛一直动作频频,还通过“金牌榜单”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青岛形象”的良好氛围,持续打造“营商青岛·共赢之道”的城市营商品牌。事实证明,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政务服务、法治、市场和创新创业的环境都在持续改善——投资的持续增长便是明证。

青岛给企业的信心

2月4日的大会上公布了“2022年度青岛市优秀企业家名单”,其中非国企企业家占比超过六成。透过这样一份名单,足以看到青岛作为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开放与包容。

对企业家的尊重一以贯之,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一以贯之,开放包容的胸怀一以贯之,过去的实践,未来的预期,都给企业家以满满的稳定感、安全感。全市上下都在安商、重商、亲商、富商上持续发力,其结果,必然是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生动局面的迅速形成。

正所谓“投之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信心在胸,长缨在手,

企业所要做愿做也能做的,

便是勇往直前,

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博出一个属于企业

也属于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青岛发布编辑 |孙丽荣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