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绿色金融让“煤城”变“美城”

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绿色金融让“煤城”变“美城”

山西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重振煤炭产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联合重组、优化布局。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山西绿色低碳转型浪潮,不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为众多绿色产业转型注入金融动能。今年以来,该行绿色信贷累计投放1.98亿元,全面助力美丽晋中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圣诞

向“绿”而行,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用金融带动更广泛群体在生产生活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该行提出了新的方案:一是要将绿色和普惠深度融合,让绿色更普惠、普惠更绿色;二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带入企业,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我们的研发中心一度面临资金窘境,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4900万元的项目贷款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某企业负责人说道。该公司从事节能服务,其研发的氢氧节能系统,能够实现煤炭在锅炉中高效洁净燃烧,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因研发费用较高,公司虽掌握国内一流技术,却无法落地实施投入市场。该行客户经理随即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绿色通道为其发放4900万元项目贷款,用于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

近年来,该行不断探索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持续激活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党建引领绿色业务发展。一方面,采取“党建+绿色信贷”服务模式,党支部按照“所有绿色产业客户无论大小全部走访一遍”的要求,组建由党员干部负责、业务骨干参与的金融助企小组,开展“点线面”拉网式走访,以“红色网格”推动走访“全覆盖”。另一方面,将发展绿色金融纳入考核,给予差异化资源倾斜,对绿色信贷开辟绿色通道,切实落实让利惠企各项政策,全面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机制建设,以支部为单位设置绿色金融专岗,建立高效沟通对接渠道,同时,将“绿色金融银行”市场定位写入企业文化,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三是优化绿色金融体系,结合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办法,明确组织管理和部门分工、授信重点投向、全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增强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的能力。

点“绿”成金,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绿色金融让“煤城”变“美城”

展开全文

从高处俯瞰,小西沟犹如一块黛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畅游其中,恍若踏进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中。每到周末,来这里搭帐篷、看演出、吃小吃的游客络绎不绝,160余家商户已入驻其中,带动周边农民、下岗工人、复原转业军人及大学生5000余人就业。但在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恶臭难闻,只是一片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场。

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绿色金融让“煤城”变“美城”

在小西沟项目启动初期,该行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与旅游开发公司联系,指派专职客户经理,为其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除提供利率优惠的专项信贷资金外,还免费为商户安装“晋享e付”扫码音响、零钱箱等,并提供开卡、代发工资等服务。同时,针对每一位商户,提供无需担保的整村授信信用贷款,“贷”动农民吃上“旅游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此外,该行在小西沟设置了金融服务点,每周都会有专职客户经理前来走访,与商户面对面交流,切实了解其金融需求、二维码使用情况,并定期举办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切实提升商户及游客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小西沟投放4900万元信贷资金,并为50余户商户发放整村授信信用贷款,金额300余万元。

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绿色金融让“煤城”变“美城”

小西沟已由昔日的“生态包袱”逐渐成为了山西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名片”,该行也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为自身定制了靓丽的“绿色名片”。

融“绿”入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

晋中某集团公司与传统的煤炭企业不同,在洗选煤上采用了新的技术,可实现煤炭的清洁生产,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

该企业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中,曾面临技改与改革重组,资金需求量巨大。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积极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为其提供绿色信贷金融综合服务,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审批、放款专属通道,快速完成授信全流程操作,投放1亿元信贷资金帮助企业度过转型阵痛期。同时,为企业提供绿色贷款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节能改技。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批下来,利率还这么优惠。用上了新技术,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该企业负责人说道。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转型是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双碳”目标极为重要的一环。推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该行负责人表示,“过去,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转型融资需求并不能很好地被覆盖,绿色金融因此应运而生。作为服务‘三农’小微的地方金融机构,我们有责任为山西经济转型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