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新三板首富”的红与黑

作者 | 陶婷

编辑 | 韩忠强

12月1日,因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九泰基金实控人吴刚采取证券市场5年禁入,并处100万元罚款。这也让吴刚和“九鼎系”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长期以来,国内公募基金江湖上,活跃着三大派系,分别是银行系、券商系和信托系基金。九泰基金则在三个派系之外,它是国内第一家具有民营背景的创投系公募基金。

正因为如此,九泰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其一举一动都备受业界关注。然而,八年后的今天,九泰基金不仅没能在行业掀起“鲶鱼效应”,还迎来了实控人吴刚被行政处罚这只靴子的落地。

前“新三板首富”的红与黑

实控人被罚背后

九泰基金的股东为九州证券及其关联公司。吴刚是九州证券、九泰基金的实控人。九泰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成立了九泰久利基金。而此次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吴强,据公开资料显示,是吴刚的弟弟。

2017年,九泰基金董事长吴强,先后以个人名义与五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或股东签署了涉及保底的协议(协议受益人并非九泰久利基金份额持有人),并告知九泰基金总经理卢伟忠,通过九泰久利认购参与。

吴刚作为九泰基金实际控制人、九泰基金董事,授意九泰基金通过九泰久利买入“三维丝”(代码300056,现更名为中创环保),并在2018年10月,指示启动九泰久利清算程序,于2019年9月,完成该产品的清算事宜。

9月26日,基金合同正式终止,九泰基金参与五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投资,均出现了亏损。在此期间,九泰久利未向基金份额持有人披露前述保底事项,基金清算财产也未包括补偿款项。所涉及保底事项的补偿款2.24亿元,全部汇入九州证券银行账户。

同年9月,吴刚因涉嫌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经调查,九鼎集团存在两方面违法行为:一是吴刚违规干预九泰基金经营活动,二是九泰基金作为九泰久利基金管理人,利用基金财产为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外的人牟取利益。

展开全文

2022年12月1日,这起案件处罚落锤。除了对其他涉事人员如吴强等进行相关处罚外,证监会依法拟对吴刚采取证券市场5年禁入措施,对九泰基金相关牟取利益行为责令改正,并处100万元罚款。至此,这起案件宣告结束。

从基金及证券法角度来看,尽管证监会对该违法行为已经做了明确处罚,但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胡鹏律师告诉市界,有一节事实值得关注:如果该行为构成对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侵权,则谁应来负担侵权责任?上市公司的“补偿款”其实是对基金财产的补偿,现受偿主体变为第三方,基金管理人在明知的情况下,应否代表基金进行追索。如果基金已清算,原份额持有人能否追索?

这种情况在基金行业并不罕见。一名资深公募基金经理告诉市界,由于合规严格,统一决策,出具意见留档的缘故,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大型公募基金,反而一些中小型公募公司多一些。由于中小公募公司流程相对散漫,个人决策多一些,就可能出现将基金的利益,输送给外面的公司,然后自己从中牟利的现象,“不过,现在监管比以前严格多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也比以前好很多。”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证券法的实行下,上市公司实控人或董事长被立案调查的事件,在资本市场并不稀奇。同样是在今年11月18日,通策医疗公告称,因实控人兼董事长吕建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吕建明立案。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A股被立案调查的66家公司中,涉及实控人、董事长的有22个之多。

九泰基金的寒意

实际上,吴刚案不仅让九泰基金站到聚光灯下,更让外界看到了这家公司面临的“寒意”。

来势凶猛的“寒意”,挡也挡不住。

前“新三板首富”的红与黑

近些年来,在格局固化的背景下,一线基金公司几乎实现赢者通吃,多数中小基金公司生存艰难。“更关注大型基金公司的绩优产品或者网红产品,对于曝光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一般关注不多。”基民王蓝告诉市界。

九泰基金2021年全年,有三只产品兵败在发行上。

背靠“大树”好乘凉,本是九泰基金的优势所在。它的股东为同创九鼎投资、昆吾九鼎投资、拉萨昆吾九鼎产业投资、九州证券等四家机构,持股比例依次为25%、26%、25%、24%。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来看,虽然这四家股东名称不一,但在金融行业纵横驰骋二十年的吴刚,是这四家公司的疑似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合计为16.8%。

也正是基于此,九泰基金出道即是巅峰。2013年年初,乘借《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的东风,险资、券商、私募等各路资本,鱼贯而入公募市场。2014年7月,九泰基金横空出世。

作为首家创投系公募公司,九泰基金当年被业界寄予厚望。资深金融人士胡晓向市界回忆道,大家都认为,一级市场的投资,比二级市场更专注、更细分,创投系基金会给行业带来“鲶鱼效应”。九泰基金也一度很争气。

这一年,正值定增市场火爆之时,由于从激励机制上,赋予基金经理更大的产品设计和投资决策权,九泰基金在成立不久之后,便锋芒毕露。基金份额从2015年的26亿份,猛涨至2017年最高的149亿份。

但好景不长。自2017年减持新规实施后,定增市场火爆不再,九泰基金的规模不断缩水。到当年年末,九泰基金规模仅为73亿份。2018年3月,一个浪头又打来了,由于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九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下,九泰基金也停止发行产品。

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19年一季度,九泰基金规模进一步缩水至69亿份。不过,有接近九泰基金的人士曾向媒体透露,除了大环境、大股东被立案调查外,其业绩不佳背后,还归结于公司留不住、请不来优秀的基金经理。以至于尽管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九泰基金恢复新产品发售,但市场并不买账。

2021年以来,九泰基金除了三只产品发行失败外,还先后陷入管理规模大幅缩水(三季度末的规模,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滑47.91%)、人员动荡(多名高管工作变动、中层人员流失)等窘境。“民营背景的PE系公募,在人才、渠道与定力等方面显得不足。”胡晓告诉市界。

屋漏偏逢连夜雨,进入2022年以来,九泰基金又踩到投资的雷了。今年三月,九泰基金起诉已退市的A股房企华业资本,索赔超3亿,作为其投资“15华业债”造成损失的连带赔偿责任。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泰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8.94亿元,其中非货币性资产合计27.83亿元。

时至今日,面对此次案情的处罚落地,证监会表示,本次处罚对九泰基金日常经营,将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不过,12月1日晚间,九泰基金回应媒体称,公司诚恳接受监管处罚并高度重视,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风险化解工作,与股东进行全面业务及风险隔离,对各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能否东山再起?

吴刚和“九鼎系”,曾在资本市场红极一时。

出生于1977年的吴刚,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他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曾以180亿身家,成为2015年的“新三板首富”。他掌舵下的“九鼎系”的主体,除了有A股企业九鼎投资外,还有新三板上市企业九鼎集团,后者是首家挂牌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机构。

未借壳上市前的九鼎投资,早在2010年,就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领军机构,2011年、2012年均居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第一名。2015年这一年,九鼎集团耗资41亿元入主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后,将PE主业注入上市公司,并将中江地产更名为九鼎投资。

借壳上市后,九鼎集团更将“PE工厂”(突击入股,待上市成功股价暴涨后,再退出从中赚取利润)模式运用得风生水起。可以说,吴刚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让九鼎集团成功覆盖券商、保险、公募、私募等领域。

除了成立九泰基金外,吴刚较有代表性的操作,还有收购九州证券、中捷保险经纪、富通保险,投资借贷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

不过,因为凶悍的运作风格,吴刚和九鼎也曾被业界贴上“游戏规则破坏者”和“PE公敌”的标签。

早在2018年3月,九鼎集团就因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5.01亿元,并处以1亿元罚款;对吴刚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其他五名高管,被处以5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罚款,该处罚于2021年年初落地。

2021年1月中旬,九鼎集团因2014年二次定增中信批违规,又被证监会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吴刚及时任董事、时任董秘,也都被警告并罚款。

各项处罚、其间停牌复牌,叠加业绩下滑中,从2018年起,为了“偿还部分债务”,九鼎集团出售了富通保险、中捷保险经纪等资产。但事情并没有就此戛然而止。

2021年9月28日,九鼎集团公告称,因相关行为涉嫌违反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董事长吴刚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进入2022年年初时,九鼎集团仍在计划以48.9亿元,转让九州证券72.5%股权。

时至今日,九鼎集团的市值,已从千亿神话,缩水至12月2日的52.50亿元,与巅峰时期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而九鼎投资的市值也仅剩68.5亿元。

走到今天这一步,看空九鼎者不乏有之,但也有一些看多者。有观察人士认为,随着证监会对九鼎集团调查的结束,九鼎集团及旗下各业务主体,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或许也是一个重整的好机会。

“九泰系”能否东山再起?作为昔日的PE大佬、前“新三板首富”,如今被证监会处罚的吴刚,未来又该何去何从?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文中王蓝、胡晓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