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泰克深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疑与多家客户关系匪浅

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泰克)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增值服务。目前,公司正在冲刺创业板IPO。

据招股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3D锡膏印刷检测设备(3D SPI)及3D自动光学检测设备(3D AOI),主要应用于各类PCB(印制电路板)的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中的品质检测环节,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锂电池、半导体、通信设备等领域。

公司表示,以“新技术引领新发展”为发展理念,深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领域,具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已形成专利技术45项、软件著作权21项。

但是,报告期三年一期(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45%、5.47%、5.58%、3.97%,大幅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12.73%、10.55%、11.85%、10.37%。此外,公司仅拥有5项发明专利,其中,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仅4项,2016年后再未取得发明专利。

值得关注的是,招股书显示,“一种投影三维测量方法”系公司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但据专利信息,该发明专利为公司受让于合肥思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业绩方面,报告期三年一期,公司分别取得营业收入22648.91万元、25304.20万元、35614.79万元、19128.95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807.70万元、7773.24万元、11721.12万元、6139.76万元,由此可见,报告期可比前三年,公司业绩快速上涨。

此外,报告期三年一期,公司现金分红分别为1935.96万元、1935.96万元、2710.34万元、5807.88万元,合计分红12390.14万元,而此次公司IPO募集资金中,公司又将使用1025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除此以外,我们研究发现,公司曾利用股份代持掩盖与经销商关联,经销商与客户、供应商间或也暗存关联,对产能情况也讳莫如深,似乎还存在突击营收的情况。

来源:摄图网

思泰克深耕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疑与多家客户关系匪浅

曾利用股份代持掩盖与经销商关联,疑与多家客户关系匪浅

展开全文

据招股书,公司曾存在较多股份代持。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2月,何生茂股份代持人龙年付以12.50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认购思泰克新增注册资本4.64万元,同日,公司实控人以0元对价向何生茂转让2.47万元注册资本(由实控人代何生茂持有)。

而据公开转让说明书,2016年3月,陈燕文向公司增资价格达到44.87元/注册资本。

据二轮回复,对上述股份代持,公司表示,首先,何生茂系当时公司第一大经销商深圳思泰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思泰克)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身份较为敏感,考虑到公司届时正处于计划挂牌新三板等事项,为不影响挂牌及未来的资本运作,何生茂指定其配偶的舅舅龙年付,作为其直接持股的代持人。

其次,出于提升双方信任度并加强合作稳定性,更好地绑定何生茂销售资源,避免其销售其他品牌的相关产品并更好地激励其销售意愿,双方商定由实控人代持剩余部分股权。

除了控制深圳思泰克以外,何生茂还是思泰克经销商东莞市伟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德中设备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中租赁)的实控人。

报告期内,德中租赁为思泰克前五大客户,而深圳思泰克为公司2014年至2017年第一大客户、2018年第二大客户,此外,何生茂于2018年5月加入思泰克,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2019年4月离职。

另据公司2022年5月发布的招股书(申报稿),公司根据《经销商管理制度》,原则上对经销商实行销售终端报备制度,而对于少量自身业务模式为租赁业务的经销商,以及部分需SMT整线打包销售的经销订单,未要求其报备终端销售情况。

而德中租赁正是公司SMT设备租赁客户,结合上述《经销商管理制度》,何生茂控制下的德中租赁似乎不需要向公司报备终端销售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对比招股书上会稿与申报稿(2022年5月发布),我们发现招股书(上会稿)将“对于少量自身业务模式为租赁业务的经销商,以及部分需SMT整线打包销售的经销订单,未要求其报备终端销售情况”相关内容删除。

另据工商信息,公司前五大客户深圳市智航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航高科)成立于2019年,2019年、2020年社保缴纳人数均为零,成立当年便与思泰克合作,而智航高科实控人朱某某曾任深圳思泰克法人、高管。

此外,智航高科还曾与深圳市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同一部电话138****3042办公,后者与拟上市公司及原经销商深圳思泰克的商号高度重合。

值得关注的是,工商信息显示,报告期内,何生茂为深圳恩欧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恩欧西)执行董事、总经理,而思泰克客户、供应商苏州恩欧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恩欧西)与深圳恩欧西的商号同样高度重合。

对产能情况讳莫如深

招股书“产能利用率”显示,公司生产环节主要包括核心部件组装环节、设备组装、设备调试环节等。公司不存在标准化的生产线,设备组装调试环节是决定公司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设备组装环节通过自行组装和外协方式完成。

因此,公司表示不存在传统意义上“产能”的概念,以设备台数或标准工时为产能统计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生产能力。

但据募投项目“思泰克科技园项目”信息,公司又表示,该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具有3000台/年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产能。不知公司的产能统计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主要机器设备(原值在1万元以上)仅4台,且均仅剩残值。

似乎存在突击营收的情况

据公开信息,2018年浙江极智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思泰克购买11台三维焊膏检测设备,合同总价291.5万元(含税),以此计算,彼时公司三维焊膏检测设备产品的平均单价应不低于26.50万元/台。

但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思泰克3D SPI各型号产品的单价为9.29万元/台至21.01万元/台,由此看来,公司3D SPI产品单价或出现下跌。

此外,思泰克产品结构单一,但是,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3D SPI产品销量分别为1166台、1335台、1850台,大幅上涨,各期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8.88%、99.81%、97.41%。在3D SPI销售的带动下,公司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22648.91万元上涨至2021年的35614.79万元。

另一方面,据招股书,曾国安、江旭申曾由公司实控人代持股份,公司称已对二人股份进行还原,不存在纠纷或隐患,但曾国安、江旭申误认为公司未将二人登记为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主审法官释明公司递交的证据后,曾国安、江旭申撤诉。

但据(2021)沪0112民初36395、36396号裁定书,曾国安、江旭申真实撤诉原因为“经其综合考虑尚需补充证据,故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