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关注微信公众号【EDUTalk】更多精彩内容抢先看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写在前面

新冠疫情持续了两年多了,对出国留学有影响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留学市场将持续回暖》指出,疫情之下,留学申请数量实现增长。2021年中国内地学生在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留学目的地的申请数量均有明显增长。

疫情对留学热情的影响有限,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国,中国学生对国际教育的热情依然高涨。根据2021年Open Doors(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发布的数据,赴美留学生超过90万人,中国留学生占比排第一,高达35%。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培养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让更多学生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这一强国育才的主旨从未改变。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01

留学热度不减的背后?

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强国人才

2021年年底,中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表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中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

魏士强表示,要放宽视野来看待学生留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展开全文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2021年赴美留学申请人数最多的20个专业

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从1978年至2019年,41年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656.06万人,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

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曾提出国企中需要注入国际化人才,近年来,公务员群体中明确表现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譬如在某些地方政府的高校选调中,候选人要求上新增了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院校。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中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中提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在全球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下,留学生回国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一线城市,海归优先职位占全国44.5%,同比增长7.6%。2021年外企招聘恢复,海归职位量同比增长19%,2021留学市场回暖,带动留学辅导岗位的海归需求增长87.6%,海归岗位招聘薪酬加速上涨。另一方面,随着留学规模的持续扩大,海归回国就业问题也引发不少讨论。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这意味着社会普遍受教育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对于海归和非海归,这都是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此外,读书期间不重视学习、对职业发展的迷茫,不了解就业市场,导致对公司和行业缺乏正确认知。

那么,现在的留学生如何看待海归就业前景?他们十分理智:“做出选择前,就应该管理自己的预期。”在他们回国求职的过程中,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仍然是大公司的要求门槛。这些归国留学生们,没有人表示后悔接受国际教育,他们认为,“这段经历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02

国际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独立人格,多元化视角与更加包容的心

“很多人问我出国五年到底学到什么收获了什么,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种把我放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国家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交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一位留学归国的年轻人这样说。

开阔的眼界带来了包容的心态,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留学不是学业的终结,而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接受国际教育对他们而言,获得的不只是更高的文凭,而是更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人格独立、多元化的视角与更加包容的内心。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这些出国时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获得了父母在精神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我们对归国留学生进行了解,发现他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不少于三成的学生是在获得了多所名校offer里,选择了自己更为心仪的学校。他们说,这是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完全独立地做出选择,世界对他们而言不再陌生。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硕士毕业回国的27岁青年人小许,找到了一份世界500强的工作,并落户北京。对她而言,留学经历意味着:“我看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国度、另一种文化、另一种生活方式。我变得更加从容,更加能够换位思考,还懂得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有的学生同时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录取,最终选择了伯明翰大学;有的学生拿到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兰卡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的offer,最终选择了最前者。

来自甘肃敦煌的君年,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萌生了出国的想法,最终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录取。给她触动最大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同学间的共同协作。有日本同学的严谨、法国同学的热情浪漫、印度同学的随心自由。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认知、思考模式、社交方式不同,给她带来了思维模式的成长,让她更客观地认识了世界。

03

国际教育能学到什么?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和求知精神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一词在2021-2022年全国两会上一直是高频词。

教育部在2022年就“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提出: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如何培养国际性的创新性人才?“你需要走到世界最前沿的大学、走进最高端的大学实验室,接收到最先进的信息。”准备送孩子出国的某家长认为,先进的教育实践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既促进人的改变,又推动社会的进步。

确实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被誉为美国“创新心脏”的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是培养手脑并用的科研精英;紧邻硅谷的斯坦福大学,教育理念是培养与时俱进的时代人才,鼓励学生创新,即使学生退学创业等等。

有位走访了两百多所世界名校的国际教育专家说,他观察到,单向的、填鸭式、划重点、死记硬背的教育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开放、讨论、互动和合作式的教育,教师会引导孩子提问,鼓励孩子挑战。

在他看来,“创新”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想出来各种各样的办法,而批判性思维是在所有的方法里找出最好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曾做过一个针对全美雇主的调查,试图找到大学毕业生想要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必备的素质。93%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必备的素质第一位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这个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训练而来,学生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甄别和反诘,以寻找最佳判断。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硅谷著名投资人吴军在《大学之路》中说,一个能上美国私立顶尖名校的高中生应该像一个圆规,既能画一个圆,表明他是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有一项突出的亮点,恰如圆规的尖,能力透纸背,脱颖而出。

哈佛大学推行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这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一的学校认为,不论学习任何专业,都必须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要求本科生广泛阅读名著,探索真理,开启心智……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教育?

创新、批判性思维,这些能力像土地上冒出的绿芽,最终会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基础的“土地”是“通识教育”,即充分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后,再进入专业学习。

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这三个领域是最基本的人类知识的积累,让孩子明白文明是怎么来的、世界是怎么进步的、科技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都是通识教育里面的内容。

即是,先读“无用之书”,再做有用之人。

(文章内容来源于公众号:南方周末)

想了解更多的【家长圈话题】系列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号【EDUTalk】

精彩内容:不打分不排名,怎么知道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