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吹响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集结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以工代赈”近年来频频出现于宏观政策中,是指通过组织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市经济运行遭遇了“非常之难”,也实现了“克难而进”,在看到经济运行形势企稳回升、逐步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稳中有忧、稳中有险。在此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七大建设领域,推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

方略既定,行动在即。以工代赈的“造血式扶助”,不仅稳固发展信心,更能为扎实稳就业促就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夯实现实基础。

丽水吹响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集结号”

以工代赈的现实意义

与以往不同,国务院此次发布的《工作方案》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鼓励非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的标志性文件,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深切关怀,也是凝聚各部门各地区的认识共识、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冲击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自以工代赈在多领域落实以来,这一政策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的有效结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工代赈加快实施了一批贴近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的项目,有效弥补了其他国家专项工程难以覆盖的地域和领域,直接增加了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今年1月发布的《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农民增收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鼓励引导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尽量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展开全文

“以工代赈是一项集基础设施建设、就业促进、收入分配、救灾赈济和区域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增加困难群众、失业人员的收入,不仅能直接改善其生活状况,收入增加还能刺激消费欲望、提升消费能力,而这又能传导到基层经济活动中畅通微循环,从而让基层发展的“烟火气”旺起来,“老百姓有了固定收入,基层社会的稳定就有了保障,发展的信心就有了支撑,经济稳进提质的地基就更为坚实。”

丽水吹响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集结号”

以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

此次明确的以工代赈岗位涉及高速铁路、机场、水库建设、油气管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城市排水防涝、造林绿化等项目。由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

一个有力的印证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公路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数量2458个,总投资额51.6亿元,发放劳务报酬总额4.7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4.9万人次,其中脱贫户1.2万人次。随着以工代赈方式向重点项目推广,预计下半年以工代赈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今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80个,总投资42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0亿元,其中,44个省“4+1”重大项目总投资13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亿元;3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3亿元。

今年以来,丽水狠抓大项目落地,迅速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提速及专项债项目倍速行动,通过超常规提速审批、超力度攻坚政策处理、多渠道保障要素支撑等八大攻坚举措,全力提前早开工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再扩量新增重大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专项债项目100%开工建设、资金100%拨付使用。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6.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8%,其中,省“4+1”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7.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9%;3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8.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69%。全市重大项目整体推进实现时间过半,投资超半的时序目标。

重点工程投资规模、工程量、用工量均较大,据相关初步统计,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人工费占比达15%左右,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约占成本的10%,加强重点工程投资力度将极大带动群众务工就业。

据了解,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既要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目标要求,又要符合劳动密集型、人工作业的用工特点,除了落实“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大建设项目外,在未来谋划重点工程项目时也充分考虑既能吸纳就业岗位,同时满足中长期发展需求的重大建设项目,真正发挥以工代赈“造血式扶助”的功效。

激活经济内生动力

《工作方案》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对于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以县域为主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同时,鼓励非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并要求地方政府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尽量扩充以工代赈就业岗位。

据了解,为推动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落地落实,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必须明确以工代赈要求,项目业主单位在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可研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或施工图设计文件等前期工作时,有关主管部门在批复相关前期要件时,都要以适当形式体现以工代赈政策要求。

以工代赈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要求,“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始终是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通运输部于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要部署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工作,进一步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将重点工程项目作为新发展阶段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充分发挥其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是促进有效投资、稳就业保民生、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丽水将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相关工作。

文章来源:丽水日报,沈隽 陈哲 图 雷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