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禁令”凸显美国政府和军方分歧

“地雷禁令”凸显美国政府和军方分歧

美军士兵进行布雷训练。 图片来源 美国陆军

综合编译 张昊天

为了和频繁“退群”的前任划清界限,美国拜登政府打算出台新的军备控制措施:加入一项旨在禁止生产和使用反人员地雷的国际机制,将这种古老的武器从美军武器库中淘汰。不过,美国军方高层和一些智囊机构,对白宫这种打“道德牌”的做法颇有微词。

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援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的声明说,“世界再次见证了人员杀伤地雷在俄乌冲突中造成的毁灭性影响……拜登总统致力于发挥美国在减轻反人员地雷有害后果方面的全球领导作用。”为此,美国可能加入已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渥太华公约》,不再使用、储存、生产或转让人员杀伤地雷;今后,美国制造的此类武器将被逐步销毁。

美国政府对“地雷禁令”的态度几经反复。2014年,奥巴马政府一度宣布美国将销毁地雷,称不会在朝鲜半岛以外的地方使用这种武器。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改了主意,宣布军队指挥官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如涉及美国军队的重大作战行动中”使用地雷。

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拜登批评特朗普说,后者放宽对地雷的限制是“一个不适合担任美军总司令的家伙的又一鲁莽行为”,并承诺自己一旦当选,将“立即撤销这个有严重误导性的决定”。现在,拜登政府的最新表态得到了一些反战组织的呼应,后者要求白宫尽快加入《渥太华公约》,进而在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所有地区禁用地雷。佛蒙特州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是拜登的支持者,他说,“不只是在乌克兰,我们谴责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些武器的国家”。

相比之下,美国军方对“地雷禁令”的态度不那么积极。2021年4月,五角大楼宣布,有关地雷的事宜尚在审查阶段,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将延续一段时间,美军“无法不负责任地放弃这种常规战争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军方和政府的分歧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进一步凸显。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报道,今年4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上将在听证会上表示,“我确实认为地雷很重要……乌克兰军队正在有效地使用地雷阻挡敌人……反坦克或反人员地雷在战斗中非常有效。”

作为美军地位最高的军职领导人,米利解释说,虽然反坦克地雷不在被禁止之列,但这种地雷需要较大的重量才能触发,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训练有素的人员移走或拆除,因此,反坦克地雷必须与反人员地雷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迟滞敌军的效果。

美国“突破防务”网站评论说,人员杀伤地雷和集束炸弹都被视为“不人道的武器”,因为它们不会立刻爆炸,可能在战争和冲突结束后被不知情的平民引爆。然而,包括米利在内的军方人士强调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为地雷设置“有效期”来解决。美媒称,地雷并不比从步枪子弹到巡航导弹的其他武器更可怕,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不加区别地用它们对付平民。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弹药相比,地雷的单发威力往往更小——一枚2000磅(908公斤)重的炸弹能杀伤方圆800米内的人员,而一枚反人员地雷的杀伤半径往往只有几米。

美国陆军退役上校、兰德公司研究员戴维·约翰逊认为,二战后的70多年间,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关于反人员地雷存废的争论是在“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争”这个假设下展开的。俄乌冲突表明,现实情况与25年前《渥太华公约》诞生时人们的预测并不一致。今后,在北约与俄罗斯的长期对峙中,地雷和集束炸弹等争议性武器仍有用武之地。

根据美国法律,加入国际条约需要美国国会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方能生效,考虑到当前美国两大主要政党对立严重,以立法方式淘汰地雷并不现实。不过,要求禁止反人员地雷的《渥太华公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条约,白宫在具体政策选择上保留了一定的回旋余地。约翰逊就此指出,要求本届美国政府转变立场或许为时已晚,但地雷在战争中总归是有用的;退一步讲,就算在战事结束后需要处理堆积如山的遗留弹药,也比输掉战争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