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园林:古人休闲娱乐的场所,自两宋起更加“禅意”满满、回归本真

园林是一处集娱乐、休闲、赏玩和摆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活动场所,两宋时期审美趣味的变迁使得南北宋园林的社会功能具备了与以往每个朝代相不同的特色。

园林既是文人士大夫们享受惬意生活的乐园,又是他们隐逸与逃离现实世界、充实内心的地方,其中文人士大夫们对自然的重视被充分体现了出来,使得许多能诗好画者都亲自建造和经营园林,因此无论是北宋园林还是南宋园林都是在园林中追求山水、自然之美,也由此形成了两宋新的园林内涵。

原创             园林:古人休闲娱乐的场所,自两宋起更加“禅意”满满、回归本真

园林更富有“禅意”

庄子曾经提出“修心”,也就是说“致虚守静”,需要人们消除自身的物欲和私利,使心达到一种虚静和空灵的境界,就可以实现全性修行和守真,“真”就是道的一个自然属性,由此我们可以真正地体会到修真的大道。

禅宗主张以识见本心,提高自身的心性和修养,这是禅宗观念和思想发展的重点。禅宗主张把人性的根源归于自己,去除妄心,既是一个解脱,也是释放自己的心性和修养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即是回归本心和注重自然。

北宋时期中国理学的产生使当时的文人志士们对于园林的欣赏和思考回归到了他们的自性和本心,不仅完善了他们的人格还使他们取得了精神上的坦率和圆满。他们在园林中所努力追求的,如同修行与禅悟一样,落实于内心的自觉与和谐。

瑞圣园位于景阳门外东侧,是皇帝举行宴席、骑马射箭、观看割麦的地方。花园里意境幽静,树木茂密,鱼鸟皆喜。瑞圣园是以水为主线的,虽然规模并不宏大,但营造出禅意幽深,让人静心凝神的园林环境,正与北宋时期文人的闲适心境十分契合。

还有北宋时期著名的宫廷御苑宜春苑,它在北宋时期具有皇家接待外使等功能,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整体布局却尤为巧妙,整体的亭台楼阁也极为精致巧妙,取静谧之意,颇有禅意。王安石称这里的绿荫、树木与亭台楼阁与他的精神心境切合的恰到好处。

到了南宋,禅理和宗教的僧侣思想使得园林的总体意境也变得更加尚静、尚清和尚雅,艺术气息浓厚。文人们在设计和建造园林时更加注重自然之趣,能够让人在相对狭窄、封闭的私立空间内,足不出户就能够与大自然界实现互动。

至此,宋代的“禅学”风气开始兴起,文人士大夫们也开始修行禅学并与当地的僧侣进行交流,以致现在许多佛教寺庙和园林中仍然保存着许多诗歌和艺术品。张镃的“桂隐林泉”便是儒释道三教之审美意识形式的集大成者,由于张镃本人受到“三教合一”的综合影响,他的整个园林气氛营造和它在园林中的娱乐和休闲都展示出了同样的审美风格。

展开全文

南宋臣子周必大曾及其亲戚同伴前来访问此地,不仅在“枕流亭”看到了桃花纷飞的飘落,还欣赏到了园中溪水流淌的自然风光, 寺院的禅静与深山的幽深完美的融和在了一起就形成了美妙绝伦的寺院园林景观。文人墨客们常常在此并参禅作诗、游玩赏花,并将禅意和美景与之完美融合,留下了许多佳话。

原创             园林:古人休闲娱乐的场所,自两宋起更加“禅意”满满、回归本真

园林更深入“意境”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人与环境相互结合产生并形成的一种内涵或意识形象,是一种景物相互交融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思想中意境被认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意境的传递,以有限表无限,以有形表无形,向观赏者们展示一个美妙绝伦的想象世界。在园林中,“意”指的是主题或立意,“境”指的是园内景观和园外环境,同时包括气象、气候。

北宋时期的造园者们喜欢以山水画作为园林建设的设计图纸,以诗词歌赋为创作主题,将诗画融入自然风光,使形入意、情入景。这种通过直觉性的感受和体验而逐渐产生自我认识的一种思维表达方式,深刻的影响着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势和倾向,以天然的情趣为“境”,注重“意”的培养和营建。

宋代的禅宗以内心的顿悟和超越为宗旨,不仅仅局限于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最后,“道”对审美意识的影响,更促进了意趣向幽远、空灵方向发展,形成园林作品中那种追求潇散平淡的美。文人们一改悲观厌世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自己的人生,发现和欣赏自然与生活中的美。

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转入至南宋时期,“无我之境”的审美思想也正在逐步转向为“有我之境”。这种产生于北宋后期的审美情调,在南宋时期创造了与北宋时期很不相同的艺术意境。

到了南宋时期,人们开始了隐居和崇尚闲适的生活。沿袭白居易提出的“中隐”理论,南宋时期的文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精神境界,在世俗的生活中经历一种既顺任己性又隐匿自适的享受和休闲。南宋文人的各种休闲娱乐方式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观念,无论是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伦理观念,还是对审美兴趣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人们不仅放弃了以前的那种政治抱负,还放弃了对中原、北方那份执念。他们在南渡后发现了江南这样的诗意和山水,并在休闲中开始寻求自灵魂和精神的赎回。

游山玩水虽然也是极佳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对于已经身居公职的南宋文人来说,进行长时间的旅程并不容易,更别说在山水流觞的环境中长期地居住。因此南宋的文人便在身边去创设一个可以供人们休闲玩乐的小天地。

文人园林的兴盛进一步增添了写山水园林的艺术意境,是文人、绘画家共同参与到造园工程中的模范,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诗、书、画与园进行相互交融,构建出了宋代园林艺术意境的最高点。

原创             园林:古人休闲娱乐的场所,自两宋起更加“禅意”满满、回归本真

园林更加雅俗共赏

北宋时期主张以文治国和仁政,崇尚慈悲仁爱,遂坊间商户逐步兴起,所以当时皇家园林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这一举措,便成为落实和弘扬民族同乐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皇家园内的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终于发展成了一处华美宏伟、巧夺天然而又有自己风格的皇家园林。后来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金明池都会对外开放,在这时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会相携走出汴京城百姓们可以在这里游玩嬉戏的同时欣赏一派繁华的热闹景象。

南宋时期参与造园的大都是皇亲贵族和文人士大夫,书画艺术俱佳,文化素养和对艺术的造诣很高。甚至他们本人就是园艺艺术家或画家,经常亲自参与园

艺的策划和设计。所以在南宋,从皇帝到文人,甚至是普通人都热爱游园的情趣,喜欢营造一个可以自娱自乐、相聚交友、享受林泉之乐的地方。

南宋时期的一些娱乐场所,如商店、妓院、酒馆等等都很受欢迎,店家喜欢在室内悬挂一张张的山水画用来吸引目光和顾客。这些都可以说明山水画会给人们的生活空间增添了一种休闲的气息。园林建设的理趣化表明南宋文人士大夫们更加认识到了日常起居休闲游憩的重要。所以在客厅的墙上装饰一些画,尤其是在墙上挂山水画,变得流行起来。

在南宋的园林建设中,园主们不再单纯地把园林看作是一个隐居宴饮的场所,而是作为一个表现艺术才华的创作天地,也更加注重观赏性的建设,以叠石治水著称的南方园林风格逐渐取代了以花草树木为重心的北方园林风格。

无论是弹琴、下棋、看书、作画或者是喝茶品酌、鉴赏古玩,园主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清雅、宁静的环境,私家园林无疑会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园林兴盛繁荣的发展和文人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相辅相成,促进了文人雅事的发展和园林的兴盛。

原创             园林:古人休闲娱乐的场所,自两宋起更加“禅意”满满、回归本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