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刚:老李财务预算执行“模拟”的13个逻辑

老李财务预算执行“模拟”的整个模型是按照老李“简单”的L2C模型来设计的,但就是那么简单,也有七个数据(variables)可以调整,如果自己加上一些“创意”,那改变就是无穷多了。

过程中我只用了一个“收入”数据作为调整的对象,其它都不动,目的是希望大家要搞懂13个步骤这个逻辑,这个逻辑没有搞通之前,我建议学员不要出什么花样,还是老老实实用一个数据来演练这13个环节。

早上看到这一条“三好一改”,将我吓一跳,马上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小组例会请了XX做点评嘉宾,可以看得出XX的功力很深厚,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对于财务模型,只给我们演练收入变化的模块,但是XX提醒我们从料工费,管销研的方面去拆解,甚至提醒我们收入的增加和减少要考虑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个“案例”带出几点反思,跟大家交流一下:

林正刚:老李财务预算执行“模拟”的13个逻辑

1)最近推倒重来,很多人(特别已经离开这个环境一段时间的)就完全不知道我们最近在做什么了。对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2)我强调在SLA与OMK阶段只用老李的数据,先学通逻辑之后,再带进不同数据。但无论我说多少次,大家对这句话是没有听进去的,总是“急”。

3)最近不断在考虑的“判断力”,过去很多“盲点”都是在大家判断力方面考虑不够,所以很容易跳过了一些重要细节,让他们踩进坑里也不知道。

所以交流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问题(上面摘录的“三好一改”就是类似的例子)。一方面大家之间的交流是需要鼓励的,这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负责任”地做分享,不要去“教”对方做什么,专注分享自己的经历就好了。

昨天有不少人说我很有“耐心”,这个是相当不准确的观察,因为我是“最急”的。我表现出来是一种我认为更有效的交付方式,只要我觉得需要这样来解释,我就去做,我没有考虑什么耐心不耐心。

事实上,这种教学的方式不是我“喜欢”做的,却是我“需要”去做的。我“喜欢”的就是看见你的问题就直截了当指出来,自己很爽,你懂不懂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这是人性。

林正刚:老李财务预算执行“模拟”的13个逻辑

但我知道这种方法是无效的,那就要找到有效的方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你“需要”做的事。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如果“需要”做的事能产生结果,它就会变成你“喜欢”做的事。

我主要是想提醒大家,要坚持做你“需要”做的事,只要看见了结果,你一定会进入“喜欢”做的阶段。今天好像没有说出什么结论来,但我觉得这个观察太重要,必须要尽快与大家同步一下,以免踩坑。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

发表评论